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滯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滯脹是特有的名詞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又稱為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在經濟學,特別是宏觀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高通貨膨脹(Inflation),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

長期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一般表現為:物價上漲時期經濟繁榮、失業率較低或下降,而經濟衰退或蕭條時期的特點則是物價下跌。西方經濟學家據此認為,失業和通貨膨脹不可能呈同方向發生。但是,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停滯或衰退、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以及物價持續上漲同時發生的情況。西方經濟學家把這種經濟現象稱為滯脹。

滯脹的內容

滯脹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經濟停滯,包括危機期間的生產下降和非危機期間的經濟增長緩慢和波動,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業; 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這兩種現象互相交織並發,貫穿於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並成為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經濟現象。西方經濟學家把停滯(stagnation)和通貨膨脹(inflation)兩詞合起來,構成停滯膨脹(stagflation)這一新概念,就表明兩者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滯脹的實質

「滯漲」的實質,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時期以後,特別是70年代以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經濟上的一種新的特殊的表現形式,也是資本主義腐朽性的一種突出表現。

滯脹的形式的變化

停滯膨脹並非直線上升,而是波浪式地發展。有起有伏,有弛有張,甚至也不排除有可能出現某些間歇。這主要是由於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包括經濟周期的變化所引起的。同時,也是由於有關國家在貨幣金融上和財政上有時採取膨脹政策,有時採取緊縮政策,或兩種政策同時交替使用,這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策的反覆變化,對「滯脹」不能不發生重大的影響。

正因為「滯脹」的發展是波浪式的,所以它的形式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不斷變化的,它大體上有三種形式:

①嚴重的經濟停滯與嚴重的通貨膨脹同時並發,即高停滯與高膨脹相結合,這是「滯脹」的嚴重的形式,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害最大。 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期間美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的情況就是這樣。

②「滯」與「脹」此起彼伏互為消長,有時是嚴重的停滯、緩和的膨脹,有時是緩和的停滯、嚴重的膨脹,這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交替實行膨脹政策與緊縮政策的結果。如1980~198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後期,美、英等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了,但經濟停滯卻更加嚴重。

③緩和的停滯與緩和的膨脹同時出現。如1980~1982年危機以後的經濟回升期間,美、英等國暫時出現的情況那樣,這是「滯脹」的比較緩和的形式。以上無論那種形式,只是表明「滯脹」的嚴重程度不同,但「滯脹」卻並未消失。

滯脹的形式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經濟停滯(包括生產下降)和大量失業只是發生在經濟周期的危機階段和蕭條階段,與此同時發生的則是通貨緊縮、物價跌落;而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則總是發生在高漲階段,但在這個階段里卻沒有經濟停滯和大量失業,當時在經濟周期的發展中,「滯」和「脹」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並沒有在周期的某一階段里同時並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有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曾先後出現了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現象。例如,美國在1957~1958年的經濟危機中,工業生產下降了13.5%,而消費物價卻上漲了4.2%。意大利在不同程度上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到了70年代,特別是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期間及其以後,「滯脹」開始擴展到所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並且十分嚴重。在這次危機中,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的下降幅度都達到了兩位數字:美國為15.3%,英國為11.2%,聯邦德國為12.3%,法國為16.3%,日本為 20.8%;同時,上述幾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也達到了兩位數字:美國為15.3%,英國為43.9%,聯邦德國為11.1%,法國為19.1%,日本為 32.5%。

1973~1975年的危機以後,在70年代的後 5年中,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仍然處於停滯狀態,而通貨膨脹比70年代前 5年更加嚴重。美、英、日、聯邦德國、法、意六國1970~1974年的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為4.1%,年平均失業率為2.8%,消費物價年平均上漲率為7.9%;而1975~1979年的相應數字則分別為2.6%、4.5%和10.1%。

80年代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即 1980~1982年的危機,是在長期「滯脹」的經濟條件下爆發的,仍然是在「滯脹」中發展的。在這次危機中,就工業生產來說,美國下降了11.8%,加拿大下降了19%,英國下降了14.8%,聯邦德國下降了12.2%,法國下降了7.4%(系1982年數字),意大利下降了22%;日本受危機的打擊較輕,工業生產下降了4.1%。與此同時,各國的失業人數和失業率都超過了1973~1975年危機時期的水平。美國1982年12月份,失業人數高達 1220萬人,失業率為10.8%。1982年底,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的失業人數達1200萬人左右,失業率約為10%。在這次危機的初期,即1980 年,各國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比1973~1975年危機期間更加嚴重,例如,美國1975年的消費物價上漲率為9.1%,而1980年則為13.5%,法國、意大利的物價上漲率也都超過了1975年。但由於美、英等國堅持推行貨幣金融方面的緊縮政策,主要是控制貨幣發行量和提高利息率,從1981年起通貨膨脹率開始下降,1981年的消費物價上漲率:美國為 10.4%,日本為4.9%,聯邦德國為5.3%,法國為13.3%,英國為8.6%,意大利為19.2% 。

綜上所述,可見「滯脹」的發展是波浪式的。從1973~1975年的危機起到1980~1982年的危機初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滯脹」趨於嚴重。 1981年,通貨膨脹開始減弱,但經濟下降仍在繼續。1980~1982年的危機以後,迄1984年上半年,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都趨於緩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