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滿江紅·怒髮衝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滿江紅·怒髮衝冠原圖鏈接圖片來源於網絡

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岳飛的詞作。此詞上片抒寫作者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了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願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作品原文

滿江紅·怒髮衝冠原圖鏈接圖片來源網絡

怒發(髪)衝冠,憑欄(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釋

①怒髮衝冠:氣得頭髮豎起,以至於將子頂起。形容憤怒至極,冠是指帽子而不是頭髮豎起。

②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湯陰岳飛廟《滿江紅》手書詞碑

③長嘯:大聲呼叫。 漢·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宋·岳飛 《滿江紅》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着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④三十功名塵與土:三十年來,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塵土。

滿江紅·怒髮衝冠原圖鏈接圖片來源網絡

⑤八千里路雲和月:形容南征北戰、路途遙遠、披星戴月。

⑥等閒:輕易,隨便。

⑦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

賀蘭山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一說是位於邯鄲市磁縣境內的賀蘭山。

⑨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本指宮殿前的樓觀,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書《滿江紅》詞碑作「朝金闕」。[1]

賞析

文學賞析

滿江紅·怒髮衝冠原圖鏈接圖片來源於網絡

上片寫作者悲憤中原重陷敵手,痛惜前功盡棄的局面,也表達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愿。

開頭五句「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起勢突兀,破空而來。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燒,不可阻遏。這時,一陣急雨剛剛停止,詞人站在樓台高處,正憑欄遠望。他看到那已經收復卻又失掉的國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髮衝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怒髮衝冠」是藝術誇張,是說由於異常憤怒,以致頭髮豎起,把帽子也頂起來了。「怒髮衝冠」,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憤怒的感情並不是偶然的,這是作者的理想與現實發生尖銳激烈的矛盾的結果。「壯懷激烈」!嘯是蹙口發出的叫聲。「壯懷」,奮發圖強的志向。他面對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氣憤填膺,「怒髮衝冠」。岳飛之怒,是金兵侵擾中原,燒殺虜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飛之嘯,是無路請纓,報國無門的忠憤之嘯;岳飛之懷,是殺敵為國的宏大理想和豪壯襟懷。這幾句一氣貫注,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一位忠臣義士和憂國憂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勵自己,不要輕易虛度這壯年光陰,爭取早日完成抗金大業。「三十功名塵於土」,是對過去的反省。表現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戰的思想。三十歲左右正當壯年,古人認為這時應當有所作為,可是,岳飛悔恨自己功名還與塵土一樣,沒有什麼成就。「三十」是約數,當時岳飛三十二歲。「功名」,即前面說到的攻克襄陽六郡以後建節晉升之事。宋朝以「三十之節」為殊榮。然而,岳飛夢寐以求的並不是建節封侯,身受殊榮,而是渡過黃河,收復國土,完成抗金救國的神聖事業。正如他自己所說「誓將直節報君仇」,「不問登壇萬戶侯」,對功名感到不過象塵土一樣,微不足道。「八千里路雲和月」,是說不分陰晴,轉戰南北,在為收復中原而戰鬥。是對未來的瞻望。「八千」是約數,極言沙場征戰行程之遠。「雲和月」是特意寫出,是說出師北伐是十分艱苦的,任重道遠,尚須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虜廷」(《五嶽祠盟記》),贏得最後抗金的勝利,上一句寫視功名為塵土,這一句寫殺敵任重道遠,個人為輕,國家為重,生動地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積極進取的精神。這對當時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的鬥爭,顯然起到了鼓舞鬥志的作用。與主張議和,偏安江南,苟延殘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等閒」,作隨便解釋。「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既是岳飛的自勉之辭,也是對抗金將士的鼓勵和鞭策。

詞的下片運轉筆端,抒寫詞人對於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統一祖國的殷切願望,忠於朝廷即忠於祖國的赤誠之心。

滿江紅·怒髮衝冠原圖鏈接圖片來源於網絡

「靖康」是宋欽宗趙桓的年號。「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突出全詩中心,由於沒有雪「靖康」之恥,岳飛發出了心中的恨何時才能消除(「臣子恨,何時滅」)的感慨。這也是他要「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原因。又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具體化了。從「駕長車」到「笑談渴飲匈奴血」都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對兇殘敵人的憤恨之情,同時表現了英勇的信心和無畏的樂觀精神。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以此收尾,把收復山河的宏願,把艱苦的征戰,以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來,既表達要勝利的信心,也說了對朝庭和皇帝的忠誠。岳飛在這裡不直接說凱旋、勝利等,而用了「收拾舊山河」,顯得有詩意又形象。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詞里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這首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的中華民族不敢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2]

作者岳飛簡介

滿江紅·怒髮衝冠原圖鏈接圖片來源於網絡

岳飛的詩詞曲代表作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岳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3]

視頻

參考文獻

  1. 滿江紅·怒髮衝冠注釋及譯文
  2. 古詩詞名句網,. 滿江紅·怒髮衝冠. 2016-2017 [2020--6-27]. 
  3.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