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滿洲裏海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滿洲裏海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滿洲裏海關)(Manzhouli Customs District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地處內蒙古東北部,設關歷史可以上溯到1908年,是我國陸路口岸最早設立的海關之一。是受海關總署直接領導,負責指定口岸及相關區域範圍內海關工作運行管理、監督監控的正廳級直屬海關,轄區涵蓋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赤峰市、通遼市和興安盟4個地級行政區。所轄已對外開放口岸9個,其中對俄口岸4個(滿洲里鐵路、公路,黑山頭、室韋口岸),對蒙口岸3個(阿日哈沙特、額布都格、阿爾山口岸),航空口岸2個(滿洲里、海拉爾航空口岸)。全關下設33個部門、單位,其中1個副廳級內設機構、15個正處級內設機構、另設機關黨委(思想政治工作辦公室、黨委宣傳部、黨委巡察工作辦公室)、監察室、離退休幹部辦公室等3個正處級機構。11個正處級隸屬海關單位、3個事業單位。

主要職責

(一)負責本關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海關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海關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二)負責貫徹執行與海關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和相關技術規範,負責本關區徵稅、監管、緝私、出入境檢驗檢疫、統計等工作。

(三)監控研判本關區各類執法風險、管理風險和廉政風險並組織防範和化解,負責本關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

(四)完成海關總署交辦的其他工作。

歷史底蘊

滿洲裏海關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與俄、蒙古接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獨特的歷史發展和與眾不同的深厚底蘊。滿洲裏海關歷史悠久,是中國陸路口岸最早成立的海關之一。自1908年滿洲里分關(滿洲裏海關的前身)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近百年的歷史。200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滿洲裏海關升格為正廳(局)級海關。

下設部門

現下設24個部門(機構),其中有15個內設機構,2個隸屬海關(海拉爾海關、額爾古納海關)、4個辦事處(駐車站辦事處、駐十八里辦事處、駐通遼辦事處、駐赤峰辦事處)、2個緝私分局(海拉爾海關緝私分局、駐通遼辦事處緝私分局)、3個緝私科(駐十八里辦緝私科、駐赤峰辦事處緝私科、額爾古納海關緝私科)。現有在職幹部504人(其中關員434人、緝私警察[1]70人)。

下設口岸

關區內有一類口岸8個(分別是滿洲里鐵路口岸、滿洲里公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海拉爾航空口岸、滿洲里航空口岸、黑山頭口岸、室韋口岸、額布都格口岸),二類口岸2個(阿爾山口岸、二卡口岸,二卡口岸因種種原因尚未實現對外開放),其中滿洲里鐵路口岸、滿洲里公路口岸、黑山頭口岸、室韋口岸為對俄陸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額布都格口岸、阿爾山口岸及二卡口岸為對蒙陸路口岸;海拉爾航空口岸開通定期國際航線2條,包括對俄國際航線1條(至赤塔),直航香港航班1條,直航台灣航班1條(2013年6月4日開通);滿洲里航空口岸開通對俄國際航線4條,分別至赤塔、伊爾庫茨克、烏蘭烏德、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貿易樞紐

滿洲裏海關歷史悠久,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海關之一。在建國初期滿洲里口岸作為中蘇貿易的主動脈,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進出口貨運量一直居於全國前列,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及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貢獻。繼1985年滿洲里市被國家定為甲級開放城市之後,1992年又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滿洲裏海關業務量急劇擴大,監管方式也由國際鐵路[2]聯運向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全方位擴展,單一的國家貿易發展成為國貿、地貿、邊貿、勞務合作、承包工程等多種貿易方式並存的繁榮局面,所轄口岸也由原來僅有的鐵路和公路口岸發展為黑山頭、室韋、阿日哈沙特等10個口岸。

2012年,關區累計監管進出口貨運量1803.07萬噸,同比增長4.6 %;貿易值57.92億美元,同比下降10.2%;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89.78 萬輛次,同比增長5.2 %;監管進出境人員155.57萬人次,同比增長3.2 %。稅收入庫36.39億元。

海關安檢

多年來,滿洲裏海關始終堅持從嚴治關,力爭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海關隊伍,以高素質的人才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作。同時,不斷挖掘內部潛力,加大科技投入,結合口岸實際,自行編制相關程序,建設安裝了世界首台H986貨運列車在線檢查系統。為加快通關速度,改善通關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新的世紀,滿洲裏海關將更好地肩負起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在海關總署的領導下,正確處理「依法行政,為國把關」與「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關係,團結開拓,繼往開來,使各項工作再上新的台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