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漕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漕澗鎮

中文名 :漕澗鎮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漕澗鎮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位於雲龍縣城西南部,東與舊州鎮相連,南與保山市隆陽區瓦窯鎮接壤,西與保山市隆陽區汶上鄉、瓦馬鄉相鄰,北與怒江州瀘水縣老窩鄉打虎箐溝為界,距縣城180千米。地處大理、保山、怒江三地結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門,通往怒江大峽谷必經之地。總面積513.58平方千米,轄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32822人(2017年)。

漕澗古稱"早竹"村,清初改為榮里,民國初改第四區,並設立縣佐,民國十九年改為第五區,民國二十八年又改為永豐鄉,1949年改漕澗區,1955年3月劃歸怒江州瀘水縣,當年11月份歸回雲龍縣,1984年改為漕澗鎮。

2012年全鎮經濟實現13.29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38元。 漕澗鎮境內有天然的上、中、下溫泉,漕澗蝙蝠洞、漕澗古牌坊等景點。[1]

位置境域

漕澗鎮位於雲龍縣城西南部,東與功果橋鎮相連,南與保山市瓦窯鄉接壤,西與保山市汶上、瓦馬相鄰,北與瀘水縣老窩鄉以打虎箐溝為界,地處大理、保山、怒江三地州結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門,通往怒江大峽谷的必經之地,國土面積為393.65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鎮政府所在地海拔2040米,漕澗壩子的海拔介於1950-2120米之間,境內山巒起伏,河流密布縱橫,海拔高差懸殊大,由高山峽谷、中山谷地、山麓洪積扇、河流階地、高原夷平面5種地貌單元組成。

氣候

漕澗鎮處在雨量多、氣候冷涼的三江流域的高原盆地上,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3.4℃,全年日照不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2年,全鎮耕地面積2170.67公頃,其中旱地1446.67公頃(壩區100公頃),水田724公頃(壩區683.33公頃)。壩區耕地面積1816.67公頃。人均占有耕0.07畝。

礦產資源

截至2006年,漕澗鎮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鎳、鐵、銅、鉛、大理石等,是縣內礦冶企業的重點集中區。

森林資源

截至2006年,漕澗鎮鎮植被(含灌木林和草坡)覆蓋率達53%以上,其中森林覆蓋率達40%,主要有分水嶺原始森林、紅豆杉林。

人口民族

人口

漕澗鎮2007年末全鎮總人口34311人,其中漕澗村:11501人;仁德村:4423人;仁山村:4964人;鐵廠村:4348人;大坪村:3355人;鹿山村:3310人;新勝村2410人。

2012年末總戶數11065戶,總人口34159人,其中農業人口3.0652萬人。

民族

截止2007年末,漕澗鎮主要有白族、漢族彝族苗族阿昌族等5個民族。


參考來源

  1. [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