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漠河市北極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漠河市北極鎮,隸屬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鎮地處漠河市北部,黑龍江上游南岸,七星山腳下,地理坐標為北緯53°27′40″——53°29′30″,東經122°21′05″——122°21′30″,東部與興安鎮毗鄰,西部與內蒙古的額爾古納市為界,南部與西林吉鎮圖強鎮接壤,北部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的後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相望,是中國最北端的鄉級行政區。沿黑龍江邊境上自恩和哈達,下至古站,東西全長176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總面積為2798.32平方千米(2017年)。鎮政府所在地北極村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令人嚮往的20地方金牌榮譽單位」、「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2010年晉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評為"首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2016年10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1]

中文名稱: 北極鎮

外文名稱: Beiji Town

別 名: 北極鄉、漠河鄉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

下轄地區: 古河村、北極村、北紅村

政府駐地: 北極村

電話區號: 0457

郵政區碼: 165303

地理位置:大興安嶺北段

面 積: 2798.32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310人(2017年)

氣候條件: 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北極村、北紅村

歷史沿革

北極鎮曾名北極鄉、漠河鄉。名源於駐地漠河村名。漠河,又名「墨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北麓,北流注入黑龍江,因河水黑如墨,故名。建村時以河得名。俗稱「北極村」。

明代,此地設有木河衛、隸屬奴爾干都司管轄。

清初,黑龍江設治後,隸屬黑龍江副都統管轄。

1860年(清咸豐十年)始有人居住,是通往老溝金礦的一個驛站。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清廷於此創辦漠河金礦總局。

清末,1909年12月(清宣統元年十一月)設置漠河總卡衙門,屬黑河府境內,隸屬璦琿兵備道。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4年7月,將漠河總卡衙門改設漠河設治局,遂為治城。

1917年1月,漠河「改局為縣」,成為漠河縣城。

東北淪陷後,設漠河保,1941年改為漠河街。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3月,撤銷漠河縣,建立漠河區,隸屬呼瑪縣。

1950年改為第五區。

1956年撤區劃鄉,設置漠河鄉。

1958年9月,改稱漠河人民公社。

1981年8月,劃歸漠河縣管轄。

1984年初,改為漠河鄉。

2005年9月30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於對大興安嶺行署所轄漠河縣漠河鄉更名請示的批覆》(黑民區113號):同意將漠河縣所轄的漠河鄉更名為北極鄉,鄉政府駐地仍為北極村。

2011年1月4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於漠河縣北極鄉撤鄉設鎮的批覆》(黑民區5號):同意漠河縣撤銷北極鄉,設立北極鎮。以原北極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北極鎮的行政區域,隸屬關係不變,北極鎮人民政府仍駐北極村。

行政區劃

北極鎮共轄4個行政村,分別是北極村、北紅村村、洛古河村、鄂倫春族民族村。北極鎮人民政府駐北極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北極鎮隸屬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管轄,位於黑龍江上游南岸,七星山腳下,地理坐標為北緯53°27′40″——53°29′30″,東經122°21′05″——122°21′30″。東部與興安鎮毗鄰,西部與內蒙古的額爾古納市為界,南部與西林吉鎮和圖強鎮接壤,北部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的後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相望。沿黑龍江邊境上自恩和哈達,下至古站,東西全長176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總面積為2798.32平方千米(2017年)。

氣候特徵

本地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季節變化明顯。春季回暖快,多大風;夏季短促炎熱,多雨水;秋季降溫急劇;冬季漫長,寒冷多雪。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年降水量300—500mm,日照為2200—2800小時,無霜期85天左右,大於等於10℃的活動積溫為1650—1800℃,年平均氣溫為-5.5℃,夏季日均氣溫18.2℃,冬季最低氣溫達-52.3℃,晝夜溫差大,有「一日四季」之說。轄區內的耕地土質為沖積草甸土和砂土,土壤肥力差。全鎮境內群山連綿、溝谷縱橫、山頂平坦、河谷開闊。根據地基開挖觀察,大部分為沙質土壤,最大凍結深度為2.5—3.0m,工程地質良好,適於建設。

社會事業

鎮政府下轄三個自然村,沿江而下分別是洛古河村、北極村、北紅村。全鎮2310人(2017年)。洛古河村為漢語村名,又稱張荒地營子,位於黑龍江上游,距源頭8公里,是黑龍江上游最遠的一個村,距鎮政府80公里(水路63公里),東南距縣城西林吉鎮90公里,全村共有農戶58戶,常住人口166人,耕地總面積849畝,全部是旱地,可利用草原面積13545畝。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村路、農田路交通順暢,其中村內公路2條,共計2公里。邊防巡邏公路:由洛古河村沿黑龍江上行至下江島9公里,路面為沙土鋪築。北極村原名漠河村,是北極鎮人民政府駐地。處於祖國的最北端,素有「中國北極」「金雞之冠」的美稱。全村共有住戶650戶,常住人口1506人。道路系統為格網式布局,對外交通主要是漠北公路。另外有邊防巡邏路29公里,分別由北極村沿黑龍江上至漢道口(20公里)、下至二十九站(27公里)。撤鄉變鎮後,我們先後成立了農業公司、綠化公司和環衛公司,安排376名被征土地農民就業。北紅村又名大草甸子,沿黑龍江位於北極村下游。全村有住戶186戶,常住人口439人。耕地3570畝,草原面積10050畝。西距北極村118公里(水路45公里),西南距縣城(西林吉)120公里。村路、農田路交通不暢。邊防巡邏路13公里,分別由北紅村沿江上至河套子下至紅旗嶺,路面全部為沙土鋪築,路況差,出行不便,嚴重製約全村經濟的發展與對外聯繫。近年來,按照省、地提出的「中國龍江源,神州北極村」的總體思路,北極鎮充分依託變幻莫測的天文奇觀,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以及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堅持「投入與開發並重,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並重」的指導方針,開始了高標準的旅遊名鎮創建活動。2011年全鎮農民實現人均收入11788元,北極鎮先後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集體,AAA級旅遊區,省級「平安鄉」等榮譽稱號。鎮單位有邊防公安派出所、邊防機動隊、中心學校、中心衛生院、農村信用社、郵電局、稅務局、氣象站、電視轉播台、水文站、漠河林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極地磁台。

獲得榮譽

鎮政府所在地北極村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令人嚮往的20地方金牌榮譽單位」、「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2010年晉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評為"首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2016年10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百佳避暑康養金地標榜」。

風景名勝

北極鎮是中國最北端的旅遊勝地,以北極光和白夜為最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年吸引上萬人來此旅遊觀光。北極鎮山水秀美,景色迷人。每年夏至時節,白天特別長,每天太陽都要在天空中懸掛十幾個小時。在藍天麗日下,青山似繡,綠水如絹,宛若一幅潑墨山水畫。這時節,旅遊的客人接踵而至。最熱鬧的當屬夏至這天傍晚,長長的黑龍江畔聚滿了山南海北的遊人。他們在江堤上點起一堆堆篝火,輕歌曼舞,觀看神奇的白夜景觀。當「夜色」降臨的時候,天空仍像平日有雲的白天那樣明亮,太陽一直到晚上8點多鐘才緩緩沒入遠山。此後是一段漫長而明亮的黃昏,由深紅變為淡紫的晚霞,一直在西北地平線上持續到午夜。黑夜短暫,轉瞬即逝。晚霞和黎明的曙光緊緊相連。北極鎮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晝短夜長十分明顯,白天並不白,當地人稱之為黑晝,每天太陽從東南方懶懶地升起,在霧蒙蒙的天空劃個弧之後,又在西南方隱去了。那太陽好像不發光,也不發熱,只是低低地浮在天空中。大雪鋪地之時,北極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來到這裡找北、找冷、找純、找靜。

視頻

黑龍江漠河北極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