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堡聖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堡以色列聖殿

圖片來自israelmega

漢堡以色列聖殿(Israelitischer Tempel)位於德國漢堡,是第一個永久改革派猶太會堂,有史以來第一次採用改革派祈禱儀式。會堂創建於1818年,在1844年和1931年曾經兩次遷入新建築,最後在1938年關閉。

歷史

1818年10月18日,萊比錫戰役5周年之際,以色列雅各布森(1768-1828)等人在漢堡新城一座租來的建築內建立了以色列聖殿。早期的領袖包括愛德華克利博士和戈特霍爾德所羅門博士。會堂採用了第一本改革派祈禱書,被歐洲各地的拉比譴責為異端[1]。但是,在1820年萊比錫博覽會上,來自德意志各邦,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的猶太商人聚集,漢堡聖殿的祈禱書,傳播到各地。今天的猶太教改革派就起源於漢堡聖殿,在美國有大約200萬成員。

他們多次向市政當局申請,建造一座較大的猶太會堂。1841年4月20日,申請得到了批准[2] 。1842年10月18日,新會堂奠基。Johhann Hinrich Klees-Wülbern受委託進行設計。1844年9月5日新會堂舉行落成典禮,邀請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為詩篇100篇譜曲[3]

參考文獻

  1. Michael Meyer. Response to Modernity: A History of the Reform Movement in Judaism. Wayne State, 1995. pp. 47-61.
  2. Saskia Rohde, „Synagogen im Hamburger Raum 1680–1943「, in: Die Geschichte der Juden in Hamburg: 2 vols., Hamburg: Dölling und Galitz, 1991, vol. 2: 'Die Juden in Hamburg 1590 bis 1990', pp. 143–175, here p. 151. ISBN 3-926174-25-0.
  3. Eric Werner, "Felix Mendelssohn's Commissioned Composition for the Hamburg Temple. The 100th Psalm (1844)", in: Musica Judaica, 7/1 (1984–1985), p.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