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堡-阿爾托納車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堡-阿爾托納車站

圖片來自tripadvisor

漢堡-阿爾托納車站Bahnhof Hamburg-Altona)是德國漢堡的一座鐵路車站,位於漢堡火車總站以西的阿爾托納區

作為德國鐵路盡頭式車站,大多數通往德國南部的ICE列車都在此始發及終到;它同時也是漢堡快鐵的一座經停站,並開行有多班S-Bahn列車。憑藉着日均10萬旅客的到發量,阿爾托納車站被德國鐵路納為全德的21座一等站之一。

歷史背景

早在1840年12月,來自阿爾托納基爾商人們便在丹麥國王的個人領地——荷爾斯泰因公國內成立了阿爾托納-基爾鐵路公司。該公司的成員致力於通過開辦在北海波羅的海之間的運輸服務以改善其商品的市場潛力,而為了實現這該目標,他們開始修建一條由漢堡-阿爾托納-基爾鐵路。

隨後,為了向丹麥國王表示致敬,這條鐵路遂以「克里斯蒂安八世國王波羅的海鐵路」的名稱於1844年建成通車,成為丹麥主權下的第一條鐵路。作為鐵路的南端終點,阿爾托納及其設於易北河港口附近的盡頭式車站從一開始便具有重要的地位。隨着荷爾斯泰因公國(連同石勒蘇益格公國)被吞併以及普魯士王國在1867年接管了鐵路全線後,該車站得以進一步成為普魯士鐵路重要的經濟和戰略終端,由於線路的走向會經由非普魯士轄下的漢堡,因此它會作為普魯士列車的基地,服務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省[1]

1844年的首座車站

阿爾托納的首座車站是在1844年始建於城市西緣、易北河畔的一個陡峭山坡上。但由於其迅速發展帶來的交通噪音引起了居民的反對,當時的阿爾托納市長卡爾·海因里希·貝恩遂下令建造一條與車站縱向平行的站前大街(現馬克斯·布勞爾大道)。1866年,該車站還作為漢堡-阿爾托納聯絡線的西端終點與鄰近的漢堡相連,並在1867年成為阿爾托納-布蘭克內塞鐵路的起點。此外,一條沿車站東側伸展的阿爾托納港口鐵路也自1845年將阿爾托納漁港接入鐵路網絡。貨運車廂起初是通過一個坡道的滑車組進行上、下傳輸,自1867年起,它們已經可由鐵路機車牽引通過一條所謂的「黑鱈魚隧道」進出車站。

隨着鐵路運輸量在19世紀60年代的增長,該車站亟需進行擴建。然而與此同時,阿爾托納和漢堡-奧滕森附近的建築物已隨着城市的發展而變得密集,它們毗鄰鐵路設施限界,並對車站形成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於相同的位置對車站開展擴建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車站應該在原址以北500米處進行重建,而在這一地點中將會有約3條出站線路被迫分離h。

在新車站和舊車站之間騰出的鐵路用地被用於構建一片巨大的綠地,即如今的共和廣場。廣場兩側在隨後的幾年間憑藉眾多的代表性建築(鐵路管理局、凱撒霍夫酒店、阿爾托納博物館、斯圖爾曼噴泉)而發展成為新的城市中軸線。廣場的南端則保留了古典風格的舊車站建築。北翼則增加了新阿爾托納市政廳,這是由原諾比斯門附近搬遷至此的市政辦公地點。該建築如今是阿爾托納區公所的總部[2]

參考文獻

  1. Hans Bock. Die Marschbahn von Altona nach Westerland. Heide: Boyens. 1989. ISBN 3-8042-0458-9. 
  2. Christian L. Küster. Ein einmaliger Fall – das Rathaus war zunächst Bahnhof. Hamburg: Dölling und Galitz. 1998. ISBN 3-93080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