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漫步蛇山頂上(張兆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漫步蛇山頂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漫步蛇山頂上》中國當代作家張兆仁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漫步蛇山頂上

晚上,軍分區譚幹事給我一張電影票,說今晚在省軍區禮堂看電影。我們坐着吉普車來到軍區禮堂,大門口,兩個持槍的哨兵向我們敬禮,禮堂院子裡站滿了軍人,像我這樣不是軍人的寥寥無幾。進了禮堂,找好坐位,電影開始了,《五朵金花》。一部充滿詩情畫意、輕鬆活潑的佳片終於衝破禁錮,近二十年後,重新上映了。回到宿舍,大家議論開來,我說:「沒有一九五八年,就不會有《五朵金花》,就不會有那麼多好聽的歌曲。因為那年大辦鋼鐵,因為那年走到哪吃到哪,不要錢,所以,阿鵬能走出去,才會有艷遇。」這個觀點得到眾人的支持。閒聊中,有的講述劉亞洲在武漢大學寫《陳勝》的傳聞,有的講述在火車上遇見李谷一的情景,着實讓人興奮了一夜。

我們的住處,離蛇山較近。吃過晚飯,如果沒事,我便去蛇山轉轉。來到大東門,順着鐵路徑直朝前走。鐵路直直地臥在蛇山的腰間,沒有火車經過,路基邊的草叢時不時捧出一束束野花,亮我的眼。我沒有去辨別它們,腦海里思索着《陳勝》,不知武大會不會有人接着寫《吳廣》,哪趟列車上能遇見李谷一?

蛇山頂上,平坦開闊,沒有建築物,空落落的,卻不雜草叢生。留下一片空白,讓人們去尋找,去思索。黃鶴樓呢?聞名天下的黃鶴樓!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旁的觀景台,那座圓柱形的紀念碑是不會尋找的,因為它守望的不僅是大橋,還有遺址,黃鶴樓的遺址。屢遭劫難的黃鶴樓,在光緒十年被毀掉,也許正是為修武漢長江大橋騰地吧。假如一九五七年古黃鶴樓還在,選址必然定費腦筋,移樓更費周折。一些歷史的變遷,也許有先見之明,冥冥之中,早已做好安排。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這些古人太不夠意思了,自己離開就是了,為何把黃鶴也帶走?漫步蛇山頂上,遊人稀少,微風拂煦,心境海闊天空。一橋飛架,龜蛇飲江,琴樵知音,晴川禹王。開埠之關,閱盡滄桑。戶部巷外,首義廣場。兩江如帶,千湖鏡鑲。煙波浩渺,市井茫茫。鶴兮鶴兮,飛往何方?我在蛇山之巔四處遊走,空曠的山頂,無樓無亭無碑無柱,猶如走在一處拆得精光的遺蹟上,俯拾不到一磚一瓦。忽然,眼前一亮,一座並不高大的石塔矗立在前面。走近一看,色已灰白,如寶瓶,似葫蘆,孤孤單單地佇立着。我向走來的一個老者詢問此塔之名,答曰:孔明燈。後來才弄明白:它叫勝像寶塔,之所以被人叫做「孔明燈」,是因為諸葛亮在此塔燃燈為關羽水軍導航過。離群之物,似孤鴻棲於平沙,似老僧獨坐荒野寂寞得令人發怵。鶴騎走,樓也毀掉。也許他們不想讓後人坐享其成,憑此撈錢。果真這樣,倒也無可厚非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偉人都不知道黃鶴飛往何處,我們更不會知道。一代一代的後人,一波一波的遊人,爭相到此一游,追蹤古人的腳印,探訪古人的境遇,感受古人的情懷,尋覓傳說中的真諦,多少人乘興而來,掃興而歸?不得而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誰家笛里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詩人們觸景生情,鶴舞楚天闊,樓空惆悵生。憂也好愁也好,喜也好恨也好,索然遺憾也好,無不為此樓增色添彩。此時,站在蛇山之巔,我仿佛聽見岳飛立馬長吟:「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跨黃鶴。」深深領會到偉人「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壯志。

晚風輕撫我的思緒餘暉映照我的心境,掀開歷史的帷幕,我聽見悠悠的笛聲,我看見翩翩的鶴舞,一路朝我走來,在蛇山之巔。幾年後,我登上重建的黃鶴樓,卻找不到那年的感覺。名畫古董有贗品,名勝古蹟有無贗品?有人把重修的古蹟稱着偽古蹟。前年,游雷峰塔,吸引我的不是重修的雷峰塔,而是塔下的廢墟。那些原始的黃土,那些殘磚壘成的基座,在昏黃的燈光下熠熠生輝,讓我流連忘返。雄偉壯麗的新塔沒有讓我激動,倒是數截殘缺的磚壁產生一種殘缺美,令我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新塔肯定不是禁錮白娘子的原塔,所以,就失去了吸引力。如今的黃鶴樓,也不是崔顥題詩的黃鶴樓,沒有了原滋原味,便提不起精神。然而,話又說回來,重修的古建築與名畫古董的贗品截然不同。贗品只是沒有生命的仿造,它們沒有原始作品不可替代的文化內涵。重修的古建築雖然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原有的東西,但它們有着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不僅一代一代地傳承着固有的文化內涵,而且在不斷地添加新的東西,使之承載的文化愈來愈厚實,幾百年後,它不就古典了?一部《五朵金花》的電影,掘出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蝴蝶泉,名勝不正是由經典的文化造出來的麼?

漫步那一年的蛇山頂上,背對夕陽,眺望家山,心頭湧上崔顥的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此時此刻,多想騎着那隻黃鶴,飛落家門口。

[1]

作者簡介

張兆仁,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