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諾夫斯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潘諾夫斯基 (美國物理學家) 編輯 潘諾夫斯基(wolfgangk. h. panofsky)(1919—2007),美國國籍,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及加速器物理學家,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教授、榮譽所長。在加速器物理與技術、核物理、高能粒子物理、X光及自然常數等諸多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

中文名 潘諾夫斯基 外文名 wolfgangk. h. panofsky 出生日期 1919 國 籍 美國 目錄 1 簡介 2 卓越的科學成就 3 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推動者 4 熱心的政治活動家


簡介 編輯 潘諾夫斯基(wolfgangk. h. panofsky)1919年生於德國柏林。1938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1942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科學院院士,也是多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潘諾夫斯基教授長期從事加速器物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驗探索。曾參與建造能量為32mev現代質子直線加速器,領導建成能量最高的電子直線加速器、spear正負電子對撞機、pep正負電子對撞機和斯坦福線型對撞機(slc)等。提出了panofsky-wenzel定理,闡明了決定束流品質的尾場的縱、橫勢函數的關係;同時,提出了束流崩潰效應的漸近理論和環形加速器消色散聚焦結構理論,發明了以panofsky命名的四級矩磁鐵結構等。曾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guggenheim fellowship、enrico fermi獎等多項科技獎勵。 潘諾夫斯基教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十分關注。先後數十次訪問中國,到多個院校講學、交流,熱情培養中國高層次科技人才,曾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顧問,特別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研製給予了大量具體的幫助。198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啟立在中南海會見了潘諾夫斯基教授;1987年,北京大學授予潘諾夫斯基名譽教授稱號;2001年,獲2000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0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卓越的科學成就 編輯 潘對科學發展最大的貢獻應該說是SLAC(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建造。這個3.2公里長的直線加速器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的高能電子加速器。機器的最初倡議者們是1956年在潘的家裡舉行聚會的。將它與斯坦福大學物理系的關係確定為「學術聯合 行政分離」。關於選址的問題,最初爭議頗多,現在看來,儘管加州地震很多,但並不能說明它將影響加速器的運行。在1989年的加州地震中,3.2公里長的加速器毫未受損,震後馬上能夠開機,這使很多人懸着的心落了地,因為地震問題是最初有人反對SLAC的理由。SLAC建造之初,在政府的批准和科學界的討論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的支特,也有的反對,儘管艾森豪威爾總統是表態支持的。後來從科研成就和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都說明它的建造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1962年7月,SLAC的建造正式啟動,而於1967年按計劃不超支地順利建成,性能指標超過了原來的設想。能量為20 Gev的原設計指標很容易地被突破了,但是提高電流卻迂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就是束流脈衝後沿隨着束流強度的增加而消失,這個現象在物理上名為「束流崩潰」效應,它實際上限制了流強的增加。潘進行了理論分析,指出了解決的辦法。這對流強的提高是十分關鍵的貢獻。


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推動者 編輯 中國與美國在高能物理加速器的聯繫應該說潘是開拓者。他最初在1979年第一次訪華時,在北京飯店作了介紹有關SLAC的報告,隨着中國有關高能加速器研製規劃的發展,他的訪向次數也逐漸增加。 在中國興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開展高能物理的實驗研究的過程中,潘起了關鍵的作用。首先在他第一次訪華時,就向中國科學界介紹了美國斯坦福大學對撞機的情況,不但直接點明這是中國發展高能實驗物理應走的方向,並與高能物理研究所人員在北京飯店進行座談,在後來中國興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時,他更是以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委員會成員的身份,幾乎每年都來。我記得有一次因氣流問題飛機遲到,等美方代表團在北京飯店安頓好之後,已是午夜。我當時提出第二天的會議推遲一小時舉行,代表們可以多休息一下,但潘馬上表示反對,他說:「工作是第一位的,睡覺是第二位的。」為了中國高能物理和國際限制核試事業,從1979年到2004年,已屆高齡的潘前後來中國達13次之多。對中國高能事業如此熱心,實是令人感動。


熱心的政治活動家 編輯 除了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外,潘還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活動家。由於在科學領域的巨大成功,同時直線加速器項目又與國防無直接聯繫,他在科學發展方面的意見和國際上的武器控制的活動也逐漸增多。 在發展氫彈的爭議中,他常被諮詢的問題是如何偵測外空核爆炸和核武器被運到美國的問題。在1957年蘇聯發射人造衛星之後,美國朝野震動很大,美國成立了「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1958年潘任該會主席,任務是對外空核爆的偵測。 肯尼迪總統對載人登月很感興趣,他原來提出這一項目是為了推動科學發展。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則表示不能把登月說成是為了科學的目的。最後總統只好將登月目的改為「為了證明美國技術的優越性」。據我所知,潘這種堅持原則的作風,是貫徹在他一生言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