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鼎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潘鼎新
潘鼎新(1884~1943),字祖義,號祝一,又號平界,化名米田三郎,華容縣三封寺鎮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去長沙讀新學,後東渡日本,入士官學校學習,加入同盟會。作為湖南代表參加在東京舉行的共進會成立大會,被推舉為共進會黨務部長。三十四年冬奉命回國,往返湘鄂2省,組織革命聯合會。宣統元年(1909),任湖南省參謀總長兼第三鎮統制,秘密駐於岳州,聯絡湘鄂革命人士。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成功後,任統制,組建一支以共進會成員為基礎的義軍,一舉攻克華容縣城,活捉知縣喬聯昌,宣布華容脫離清政府。接着,與副統制黃榮率720名義軍,設2個營,分乘24隻木船,分兩路奔援長沙。潘營在東洞庭湖被清軍水師所阻,轉攻岳州。11月上旬,長沙政變,都督焦達峰、副都督陳作新被害,潘、黃兩營撤守君山。中旬,率部赴武昌,部隊編入湖北混成協輸送第三標。他調至總監察室任高等顧問。民國1年2月,任北伐軍左軍總執法長。7月,回湖南與劉松衡組織湖南公-合會,公開抨擊袁世凱違背約法、破壞共和、恢復帝制的野心,積極謀劃驅逐立憲派譚延闓,宣布湖南獨立。公-合會內部出事後,他-日本。4年12月,回國與蔡鍔一起組織護國軍起兵討袁。次年6月任陸軍中將(一說為少將),獲黎元洪授予的二等大綬嘉禾獎。6年,轉入報界,任《大陸報》、《民報》等多種報紙的編審、工作。8年,被蔣介石委任為東北邊防軍駐熱河軍特別黨部政治部主任兼參謀長及熱河省政府秘書長。日軍侵占東北,熱河淪陷,他化裝成和尚,潛回北京,任《亞洲民報》總編。「七·七事變」後,京、津淪陷,日本人三番四次拉他出任偽職,託病拒絕,並暗托友人將小兒子帶往江南參軍抗日。日本憲兵偵知,將他逮捕,苦刑折磨,1943年,被折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