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澧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澧陽鎮是澧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洞庭湖畔,澧水之濱,交通便利,207國道縱貫全鎮,1868,1852省道在此交匯,轄4個城區辦事處,18個行政村和15個社區居委會。全鎮總面積59.3km2,耕地面積36664畝,城區面積20km2,水面3380畝,常住人口19.7萬人,其中農業戶數11666戶,農業人口34358人,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930元。2007年被評為目標管理紅旗鄉鎮、工業發展紅旗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紅旗鄉鎮、招商引資先進鄉鎮、維穩工作紅旗鄉鎮、農業工作一等獎、人口與計劃生育先進鄉鎮、黨管武裝先進鄉鎮等九個集體獎。[1]

中文名稱:澧陽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中國中部

電話區號:0736

地理位置: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面 積:59.3km2

人 口:19.7萬人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郵編:415500

面積:59.3平方公里

人口:19.7萬

轄區:18個社區、15行政村

概況

澧縣轄鎮。位於縣境中南部,澧水北岸。面積59.4平方千米,人口15.4萬人(2007年?)。轄18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澧陽北路。古蹟有北宋文廟、明代城牆、清代多安橋和遇仙樓,唐詩人李群玉故居水竹居,元狀元郝希賢故居狀元井,明華陽王府,清澧陽書院等。

沿革

自唐代以來,歷為州、郡、路、府、縣治所。1950年建城關鎮,1952年改名舊城鎮,同年改澧縣鎮,1954年復名城關鎮,1960年設城關鎮公社,1971年復鎮。1995年澧陽鄉、澧西鄉併入,並更名澧陽鎮,面積59.4平方千米,人口10.2萬人,鎮政府駐桃花灘,轄棚廠街、分司街、多安橋、襄陽、澹陽、洗墨池、護城、小西門、萬壽宮、水德廟、永興寺、珍珠12個居委會和新河、黃橋、盧家、澧陽、關心、群星、朱家崗、四馬、白米、馬堰、黃泥、榮隆、高廟、向陽、澄評、水蓮、石虎、平陽、傅家、澹坪、新橋口、孟家港、皇山23個行政村。

2004年轄新河、多安橋、洗墨池、芬司街、萬壽宮、棚場街、水德廟、永興寺、小西門、澹陽、護城、珍珠、襄陽、關心、黃橋15個居委會和水蓮、群星、朱家崗、澧陽、新橋、盧家灣、孟家港、付家、黃泥、澹坪、澄坪、向陽、高廟、馬堰、皇山、石虎、雲龍、白米、四馬、平陽20個行政村。

2005年,1、撤銷原新橋口村、傅家村,合併組建高橋村;2、撤銷原馬堰村、高廟村,合併組建新高堰村;3、保留新河、黃橋、關心、護城、襄陽、澹陽、珍珠、多安橋、永興寺、水德廟、芬司街、棚場街、萬壽宮、洗墨池、小西門等15個社區和水蓮、石虎、澄坪、平陽、向陽、澹坪、皇山、孟家港、榮隆、盧家、澧陽、黃泥、四馬、白米、朱家崗、群星等16個行政村的行政區劃不變。調整後,澧陽鎮轄15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


產業布局

工業產業

2007年完成企業總產值24.5億元,工業總產值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擁有大小工業企業820家,其中重慶國人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2.8億元,年創利稅5000萬元,1995年到2004年連續十年被評為「湖南省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地下礦藏芒硝儲量豐富,探明儲量200億噸,位于澄坪村境內的新澧化工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元,主要從事芒硝開採工作,年創利稅5600萬元;原位於鎮新河社區境內的平安醫用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在縣工業園投資4000萬元,建成了第一期工程生產後,年創利稅300萬元;個體業主周四清投資500萬元,在高橋村境內新辦澧縣隆興機械有限公司,已於2006年5月份建成投產;位於鎮黃泥村境內的津市張老頭辣味食品澧縣分公司,投資200萬元,已於2006年建成投產;護城社區引資150萬元,新建新型建築材料廠,引資200萬元,新上叮咚純淨水廠。

農業產業

推廣株兩優819、楊兩優6號、湘晚秈13號、中健2號等10個水稻新品種,覆蓋率95%以上;推廣湘雜棉8號、岱字棉1號等9個抗蟲雜交棉,覆蓋率達100%;推廣「特早熟西瓜----中稻(棉花)」栽培模式、 「春馬鈴薯--中稻(棉花)--梅菜」栽培模式、「早稻分廂撒播----晚稻優質稻早育拋秧」輕型栽培模式;發展雙膜覆蓋特早熟西瓜500畝、葡萄避雨栽培600畝、棉花水浮育苗100畝、水稻塑料軟盤拋秧5000畝、蔬菜保護地栽培3000畝;形成以黃橋、澹坪為主的特早熟西瓜基地500畝、以向陽、雲龍、石虎、水蓮、澄坪為主的梅菜生產基地2000畝(投資80萬元的湘北梅菜遠銷國內外,產品2004年被農業部評為無公害蔬菜食品,2006年獲省農博會金獎,消費者滿意產品)、以高橋、平陽、石虎、水蓮、澄坪、澹坪、雲龍為主的湘晚秈13號等高檔優質稻生產基地1萬畝、以澧陽、盧家、皇山、襄陽為主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8000畝、以襄陽、護城、澹坪為主的2萬頭生豬養殖基地、以黃橋、澹坪為主的50萬羽家禽養殖基地、以澧陽、黃橋為主的5萬隻獺兔養殖基地和以朱家崗、白米兩村為主的500畝優質葡萄生產基地,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業大幅度增收,年產糧食488噸、棉花130噸、蔬菜1179噸、瓜果1310噸。

基礎設施

擁有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一級甲等醫院--第三人民醫院;2007年共投資300多萬元,修建封閉式垃圾圍11個,敞口垃圾圍5個,硬化襄陽社區、黃橋社區、永興寺社區、小西門社區、護城社區、關心社區襄陽社區、棚場街社區小街小巷共14條,投資16萬元植樹25800株。已完成全鎮15個社區的服務平台建設,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2004年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已初具澧水流域中心城市的規模。

教育事業

鎮辦中學2所,完全小學12所,在校學生約12284人,教職員工559 人,教學成果豐富,鎮中學教師謝麗在市物理教學競賽中獲二等獎、蔡紅麗在化學教學競賽中獲二等獎。近年內投資261.2萬元對鎮中、小學校危房進行了維修改造,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徹底改造學校危房,增添了教學設備。

視頻

澧陽鎮中學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