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澴潭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澴潭鎮,隸屬於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地處隨州西南部,東鄰安居、南接洪山、西與棗陽市王城鎮毗鄰、北與唐縣鎮接壤,鎮區距隨州市區32公里,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洪山(森林公園)50公里,溳水河穿境而過。全鎮版圖面積434.06平方千米(2017年),屬丘陵河谷地帶;轄32個村(居)委會,53178人(2017年)。解放前,水運興旺時,方圓百里貨物均在此集散,順流而下直抵漢口,有「小漢口」之稱。近三年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曾都區十強之列,是湖北省級「中心鎮」和「鄉村工業園」之一。

2005年10月貫通的「漢十」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穿越全鎮11個村,全長19.5公里,境內建有占地200畝的服務區,鎮區距高速公路開口僅4公里。隨南(隨州--南漳)省道橫穿東西,驅車32公里,即可進入316國道和漢丹鐵路。全鎮以鎮區為中心構成高速公路、省道、縣道、鄉道交通網絡,村村組組通車。鎮區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1.5萬人。[1]

中文名稱: 澴潭鎮

別 名: 小漢口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隨州

地理位置: 湖北隨州西南部

面 積: 434.06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53178人(2017年) [1]

車牌代碼: 鄂S

概況

澴潭鎮位於湖北省隨縣西南部,距隨州城區28千米。面積434.06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53178人(2017年)。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澴潭。漢十高速公路、隨(州)宜(城)公路穿境。

沿革

1958年建上游公社,1975年改澴潭公社,1984年建鎮。1997年,面積269平方千米,人口5萬,轄梅康鎮、武家河、周家壋、高家沖、兩河口、嚴家沖、湯畈、九里崗、八家廟、廖寨、雷家灣、漢家畈、倒石岩、蘇家河、加屋灣、孫家灣、齊家沖、許廟、余家廟、賀家廟、觀音岩、蔡家沖、葉家山、大碑店、雙里橋、劉廟、界嶺、高家山、龐家岩、黃林、萬家河、石橋沖、曹王廟、響水灘、龔家灣、桐樹埡、石板山、寺河38個村委會和文昌、玉石、車站、小東門、蒿山路、柏樹崗6個居委會。2004年,人口51191人,面積262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柏樹崗、東門、梅丘、武家河、高家沖、兩河口、湯畈、九里崗、廖寨、柏樹灣、蘇家河、許廟、余家廟、觀音岩、大碑店、劉廟、煤炭坡、龐家財、黃林、萬家河、龔家灣。

2005年,撤銷溳陽鄉,將原溳陽鄉的行政區域劃歸澴潭鎮管轄,鎮政府駐澴潭,轄6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章東門、柏樹崗、玉石、車站、文昌、鳳凰、梅丘、武家河、高家沖、兩河口、湯畈、九里崗、廖寨、柏樹灣、蘇家河、許廟、余家廟、觀音岩、大碑店、劉廟、煤炭坡、龐家岩、黃林、萬家河、龔家灣、玉皇閣、殷章山、油坊壋、楊家寨、溳陽、皮台、龍家河、蜂洞沖、柳林河、二浪山。2009年由曾都區劃歸新設立的隨縣管轄。

原溳陽鄉位於隨州市西南部,距隨州城區51千米,西與棗陽市相鄰。隨(州)宜(城)公路橫貫東南,溳水經流中部。1949年為洪山縣陽區,1955年屬隨陽縣溳潭區,1975年改溳陽公社,1987年置鄉。1997年,面積176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焦廟、劉壋、傅家鋪、黃票灣、貓山、胡家畈、跑馬崗、褚家棚、關門山、楊家寨、羅家咀、溳陽、佛垣寺、孔店、皮台、東華寺、四方寨、土樓、龍潭、蜂洞沖、柳林河、千兵、桂花、五龍、高尖25個村委會和鳳凰居委會。2004年,人口21082人,面積178.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鳳凰、玉皇閣、殷章山、油坊壋、楊家寨、溳陽、皮台、龍家河、蜂洞沖、柳林河、二浪山,鄉政府駐溳陽。2005年撤銷併入澴潭鎮。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澴潭鎮地處,東經112°57′至113°09′,北緯31°41′至31°56′。

基礎設施

供水、供電、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配套,無線電話、有線電視網絡覆蓋全鎮,集貿市場繁榮,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要。

自然資源

澴潭鎮境內有耕地55935畝,其中水田42000畝、旱地13935畝,土地肥沃,屬全國糧食主產區。境內有中型水庫一座、小一型水庫4座,可養水面556公頃,年水產品總量1200餘噸。現存森林面積25萬畝,其中松木林占70%,闊葉櫟木林占25%,杉木占5%,森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擁有100萬桐食用菌生產規模,年產黑木耳、香菇1500噸。

澴潭鎮礦產資源豐富,其中有儲量2億立方米的石灰岩。年平均最高水位94.58米,最低水位88.62米。地下水平均徑流深度為317mm,年徑流量為2.1億立方米,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為65-70cm。土壤結構:壤土占60%,沙壤土占10%,油沙壤土占30%,PH值為6.2--6.8。

氣候特點

年平均氣溫23℃,分布在3-6月,最高氣溫39℃,分布在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最低氣溫-4℃,主要在12月下旬和元月上旬。年平均日照時間280天(31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mm,主要在5-9月份。年平均無霜期為295天,主要在2-11月份。年平均最大風力為3-4級,主要風向東南風。

人文景觀

位於鎮西北方,距鎮區約10公里的地方,有一處遠近聞名的寺廟「觀音庵」。其是由一個天然石洞構成,可容數百人,內有人工開鑿的痕跡,年代已不可考證,優美動人,歷史悠久的民間傳說故事流傳於世。其中塑有觀音等多座佛像,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為「廟會」,方圓百里的群眾絡繹前往,達數千人之眾。

鎮區小十字街有觀音堂一座,此佛殿於清朝道光年間重修,距今有200餘年歷史。占地面積700餘平方米,有大雄寶殿和地母殿各一座,內塑形象各異、栩栩如生的各類佛像26座,每到春節,暮鼓晨鐘,香煙裊裊,遊人如織。

位於廖家寨村的天主教堂,始建於十九世紀中葉,教堂占地約15畝,古典歐式建築古樸典雅,現仍有神父主持。另外,境內還有千佛洞、嵩山寺等多處景觀。

歷史變遷

歷史上的環潭是梅丘巡檢司、湖北省第三專員公署機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陶鑄、余益庵、陳秀山等曾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1947年12月,環潭地區獲得解放,洪山縣在此設立環潭市(不久即改為環潭鎮),下設三個街道,在佛垣寺設立溳陽區,管轄今之溳陽、大山兩個鄉和文昌街的幾個村。

1948年元月,隨棗縣委在廖寨正式成立,同年3月設立環潭區,管轄今之廖寨、大碑、許廟3個鄉,玉石街的幾個村及安居、新街、唐鎮等地。

1949年5月,環北區又分為唐鎮、安居兩個區,今之河武鄉和車站街的黃林村屬奎峰區(即藥山區)管轄。今之鐘家、棗陽縣的資山一帶,屬隨棗縣神農區所轄,總的狀況是二縣五區並存。

1951年8月19日,溳陽區更名為洪山縣第七區。1949年5月至1955年5月,環潭鎮、溳陽區屬洪山縣管轄。1955年9月21日,洪山縣撤銷了第七區公所,恢復溳陽區,並將唐城、史沖兩鄉劃歸棗陽市的清潭鎮管轄,萬和鄉劃歸棗陽市的資山鎮管轄,玉皇、鍾家、胡家、財喜4個鄉合併為鍾家鄉、皮家、龍合、佛垣、溳陽4個鄉合併為溳陽鄉,大山、卞棚、蜂洞3個鄉合併為大山鄉。

1955年5月16日,洪山縣併入隨縣之後,環潭鎮、溳陽區、廖寨區並存。1956年3月12日,廖寨區、溳陽區撤銷,隸屬環潭區管轄,鎮仍屬縣轄鎮,下設街道辦事處。1958年9月,宣布區、鎮合一,成立隨縣上遊人民公社,管轄河武、廖寨、大碑、鍾家、溳陽、大山六個管理區和環潭鎮的街道辦事處。

1960年9月,區、鎮分開辦公。1963年12月,又從大碑公社分出了6個大隊,組成許廟人民公社。1975年8月11日,隨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將環潭區為8個小公社合併為兩個大公社,其中,環潭人民公社由河武、廖寨、許廟、大碑、環潭五個管理區(初期叫片)和一個環潭鎮(社轄)組成,機關設在環潭鎮。溳陽人民公社由鍾家、溳陽、大山三個管理區組成,機關設在溳陽鎮。

1977年3月,增設石板山管理區。1984年3月22日,環潭、溳陽合併環潭區,同時,撤銷了環潭、石板山、殷張山三個管理區,其中環潭管理區一分為三,交給環潭鎮的三個街道管理,石板山交大碑管理,殷張山一分為二,交溳陽、鍾家管理。環潭區下設河武、廖寨、許廟、大碑、鍾家、溳陽、大山六個鄉和一個溳陽鎮,環潭鎮下設玉石街、文昌街、車站街,機關均在環潭鎮。1984年9月,環潭區和環潭鎮合併為環潭鎮。1987年9月17日,撤區並鄉,環潭鎮和溳陽鄉分設。

2005年2月28日,曾都區委、區政府《關於調整鄉鎮區劃精簡鄉鎮機構人員的實施方案》(曾發[2005]9號),溳陽鄉合併至環潭鎮成立新的環潭鎮。黨政機關內設機構3個:黨政綜合辦公室(加掛綜治辦牌子)、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計生辦牌子)。

2006年3月31日,將財政所、經管站整合為財經所,定編22人,林業站定編6人,動物防疫監督員定編2人。鎮農業服務中心、林業中心、計生中心、文化中心、網絡中心、社服中心、畜牧特產中心、農機中心、房產中心、村鎮建設中心、水利水產中心、環衛所轉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中介服務組織或經濟實體。轉制後,原事業單位編制收回,原承擔的行政管理職能併入鎮「三辦一所」,行政執法職能由區行政管理部門行使,各項公益性職能由鎮人民政府承擔。

2009年,環潭鎮劃歸隨縣。

鄉鎮領導

2005年4月,彭友樹任黨委書記、鎮長,黃苹任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唐樹武、黃道金、嚴華強任黨委副書記,雷斌、裴仁斌等3同志為副鎮長。

2006年11月,彭友樹同志調區政府辦公室工作,黃苹同志任環潭鎮黨委書記、鎮長,唐樹武同志任環潭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

2008年4月23日,區委提名黃道金同志任環潭鎮人大主席,唐樹武同志任環潭鎮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嚴華強同志兼任環潭鎮紀委書記,江兵同志任環潭鎮黨委委員。

視頻

隨縣澴潭鎮第一屆趣味運動會集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