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澶州 |
中文名: 澶州 外文名: 暫無 別 名: 開德府 類 型: 北宋時地名 相關歷史事件: 澶淵之盟 地 位: 兵家必爭之地 地 點: 今河南濮陽西 |
澶州,又稱開德府,一度成為北輔,是北宋時地名。公元997年,宋真宗趙恆以皇太子嗣位,曾經幾次御駕親征,定澶淵之盟(即澶州),給國家創造了一個長期和平發展的有利時機。
史料記載
澶州,頓丘。上。元和戶三千二百六十九。鄉一十七。
本漢頓丘縣地,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頓丘、觀城二縣,於今理置澶州,因澶水為名,又分置澶水縣。貞觀元年廢澶州,以澶水縣屬黎州。今衛州黎陽縣理是也,非成都管內黎州。大曆七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又奏置澶州[1] 。
州境:東西一百二十九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五百里。西南至東都六百三十里。西南至衛州二百五十里。北至魏州一百一十里。南至濮州濮陽縣三十六里。東至濮州范縣一百一十里。西至相州內黃縣七十里。西至相州臨河縣八十里。東北至魏州朝城縣九十四里。
貢、賦:開元貢:平糹由,絹。賦:糹?,綿,絹,粟。
管縣四:頓丘,臨黃,觀城,清豐。
頓丘縣,望。郭下。本漢舊縣,因縣東北頓丘以為名,屬東郡。晉屬頓丘郡。
隋廢郡,屬魏州。武德初割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曆初又屬澶州。
秋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黃河,在縣南三十五里。
顓頊陵,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帝嚳陵,在縣北三十里。
衛康叔墓,在縣東北九十里。
臨黃縣,上。西至州六十七里。本漢觀縣地,後漢改觀縣為衛縣。後魏孝文帝分衛縣置臨黃縣,以北臨黃溝,因以為名,屬頓丘郡。隋改屬魏郡。武德初割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曆初又割屬澶州。
黃河,南去縣三十六里。
盧津關,古高陵津,縣東南三十五里。
魏長賢墓,在縣北十五里。貞觀七年追贈定州刺史,即徵父也。
觀城縣,緊。西至州二十四里。漢觀縣,古之觀國。《左傳》曰虞有三苗,夏有觀扈。《國語》注曰:「觀國,夏啟子太康之第五弟所封也,在衛縣,夏相滅之。」漢以為縣,屬東郡。後漢改觀縣為衛國縣,屬東郡。隋開皇六年改衛國縣為觀城縣,屬魏州。武德四年,以觀城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曆初隸澶州。
衛靈公墓,在縣東南四十二里。
清豐縣,上。東至州二十五里。本漢內黃縣地,大曆七年於清豐店置,因以為名。
黃河,在縣南五十里。
視頻
澶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濮陽各條路名的由來, 每條街路的命名都是歷史! ,搜狐 ,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