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司馬計不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火燒司馬計不遂,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①。 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②! 【釋詞】 ①何期:何,怎麼;期,料想。青霄:青天、高空。清納蘭性德《望江南詠弦月》:初八月,半鏡上青霄。 ②安得:哪
【原文】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①。
【釋詞】
①何期:何,怎麼;期,料想。青霄:青天、高空。清·納蘭性德《望江南·詠弦月》:「初八月,半鏡上青霄。」
②安得:哪裡。
三國詩詞《火燒司馬計不遂》原文及賞析
【賞析】
諸葛亮在山上看見魏延誘使司馬懿驅兵進入上方谷,「一霎時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為司馬懿此番必死」。蜀軍從山上一齊扔下火把,燒斷谷口,魏兵奔逃無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火勢沖天。眼看司馬懿父子就要葬身在火海之中,恰待此時,驟雨傾盆,滿谷之火,都被澆滅。司馬懿得救了。諸葛亮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天命與人事是一對矛盾。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天命的制約下,人為努力可能創造奇蹟,但最終無力改變天命。不然的話,「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司馬懿父子絕路逢生,豈非天意?面對冥冥的上天,諸葛亮也無可奈何地慨嘆。
天命雖不可違抗,但人們總是通過具體的天象,來感知人事的吉凶。小說描寫正當司馬懿父子大難臨頭時,「忽然狂風大作,黑氣漫空,一聲霹雷響處,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關於雷,民間俗語說:「天打五雷轟」,是預言惡人遭報應。而對異人則相反,是護佑,是吉利。《易經》中解卦的卦形,由上「震」下「坎」而構成。「震」是雷,「坎」是雨,全卦的意象是雷動雨興,萬物甦醒,潤澤發芽,而趨繁盛。根據解卦卦象所顯示的象徵意義,「險以動,動而免乎險」,強調當遇到困難,身處險境時,應當積極行動,設法解除,不要消極等待,坐以待斃。司馬懿正是這樣。當大火剛被澆滅,他大喜曰:「『不就此時殺出,更待何時!』即引兵奮力衝殺。」又得救兵相援,同歸大寨。這對司馬懿真可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這一聯詩大概是受晚唐詩人杜牧的影響,對歷史現象作逆向推理後,有感而發。遺憾的是有些詩只作機械的模仿,把豐富的歷史生活和現實感受割裂成破碎的單一概念,全然是押韻的庸論。此詩便是這種類型,因為司馬懿根本沒有禪魏,況且其子禪魏也在三十年以後了,何談什麼「山河屬晉朝」?把未來的歷史生活硬拉扯到這裡發議論,不給人以新意,反而使人感到乏味。[1]
參考來源
]</ref>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