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龍果炭疽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火龍果炭疽病

火龍果炭疽病
原圖鏈接

火龍果感染炭疽病的初發期,會出現凹陷黃色小點,後炭疽病凹陷點的邊緣會出現隆起,後會着生黑色霉點物,濕度大時有粉紅色的粘狀物出現。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火龍果炭疽病

外文名: Pitaya anthracnose

發病症狀

火龍果炭疽病特徵
原圖鏈接

該病發生於莖部表面,初期感染時,產生大量紅色病斑,形成莖組織病變;中後期病斑逐 步擴大,直至相互癒合連成一片,顏色開始變成白色或黃色,表皮組織鬆弛,病斑組織進 一步發生變化,出現黑色細點,在莖表皮形成突起。果實前期不會被感染,待果實成熟並 轉色後,才會被病菌侵染。感染的果實呈現水浸狀及凹陷畸形,病斑最後呈現出淡褐色, 病斑不久後擴大,相互鏈接癒合。[1]

病菌病原

由半知菌亞門膠孢炭疽菌,盤圓孢屬(Gloeosporiumsp.)真菌引起,分生孢子盤埋生生長,盤上積聚很多根無色、棒狀的分生孢子梗。孢子梗形狀易於識別,其頂端細胞膨大如球狀,分生孢子產生於梗頂端。分生孢子形狀多樣,單胞,無色,內含數個油球,其一端稍窄短棒狀或長橢圓形。當大量分生孢子聚集時,形成橘紅色的粘質物。[2]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和菌絲體在病殘體或病部上越冬,越冬期不明顯。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接種體為分生孢子,其傳播途徑主要藉助於風雨或者昆蟲活動,人為因素也有利於孢子飛散傳播。低溫乾旱不利於病菌發病,主要發病在高溫多濕的環境,其適生產發育溫度為25度。該病菌侵染植株較多,除侵染火龍果外,還可侵染蟹爪蘭仙人球仙人掌荷花等多種常見花卉。

發病原因

火龍果炭疽病的發生、流行、危害有多種原因,主要與樹勢強弱、品種抗病性、田間管理、物候期、氣候條件、菌源數量及果園的通風透光情況等有密切關係。

1.品種抗病性調查發現,果園種植同一品種火龍果,炭疽病的危害較為嚴重;混搭不同品種火龍果,其發病率相對較輕。由此可知,多個品種混合栽培的果園比單一品種種植的果園發病率低。同時發現,不同品種的發病情況也 有明顯的差異。

2.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對發病影響較大。欽州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為本地火龍果炭疽病的發生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雨量大且雨日多,種植區域濕度大,陽光照射不足較易發病。炭疽病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多雨適溫的條件下大量萌發繁殖。

3.病菌數量 新老果園種植環境相差較大。在十多年甚至幾十年老果園裡,大量爛果、落果掉落地面,經過多雨天氣,逐漸腐爛、病變。如果未能及時將病變果實清理出果園或清園不徹底,在適宜的環境下,病原菌開始大量萌發繁殖和積累,致使病菌越冬基數變大,第二年病害危害更加嚴重。而在新果園,由於病原菌積累較少,發病也較少。

4.施肥不當 不同肥料作用各異。過於施肥作用不大,還易形成 危害;多年一直偏施氮肥,會導致枝條長勢相對纖弱,易於炭疽病的發生和危害。

5.果園大量積水 果園排水不暢,積水較多,導致植株根系淹水,呼吸不暢,養分沒有得到及時吸收,樹體營養不良,抵抗力急劇下降,易引發病害。

6.重複使用常規農藥果農對炭疽病的防治模糊,其使用的防治炭疽病藥劑大多為防效較差的常規農藥,沒有做到對症下藥,未能最大限度地殺滅病原菌,錯過了最佳防治時間,以致造成較大的損失,並導致病害流行。

發病規律

1.品種差異 抗病性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種植的火龍果品種。由觀察可知,種植台灣引進的白肉品種(種名:白 玉龍)抗病性差,發病率普遍較高;而種植泰國白肉品種(種名:白玉龍)受到病菌侵染的概率較小。

2.發病率隨莖節位置不同而不同,老莖節和嫩莖節發病相對較輕,中部莖節發病比較嚴重。因為中部節位新陳代謝活動比上部幼嫩節位弱,同時中部表皮的堅硬蠟質層還沒有完全形成,病原菌侵入概率增大;老莖的表皮層已完全木栓化,並且其表面覆蓋有厚厚的蠟質層,不利於病原菌侵染,減小了發病概率。在生長中,中部莖節結果較多,大部分莖節為結果枝,感病後對火龍果產量影響較大,有時能減產三成以上。

3.水肥施用及耕作制度 不同的果園管理制度,溫度、濕度差異較大,其中灌溉方式對果園濕度影響較大,炭疽病的發生也有很大差別。噴灌的果園,炭疽病發生相對其他灌溉方式發 病嚴重,主要原因是噴灌使果園的空氣濕度明顯增大,為病原菌的繁殖創造了良好條件,導致病原菌的大量繁殖。果園冬季清理措施可減少發病率,果園裡的雜草、病果等長時間不清理,炭疽病危害比較嚴重。

4.病菌數量 果園頭年發病率高,沒有對果園及時清理,第二年病原量高,發病率也較高。及時對果園發病枝條的病斑、病殘體進行剪除並集中銷毀,用除草劑清除園內雜草並及時帶出果園或深埋,其發病率較低。

綜合防治

1.測報工作是防治的前提在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時間,進行抽樣調查,分離病菌病原,看有無變異,再針對病原情況,選擇施用藥劑。做好測報工作意義重大。

2.保護無病區,防止蔓延欽州市火龍果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相當於5年前的兩倍,而且現在以更快速度增長。應加強檢疫工作,控制病區,嚴格制止從病發區向無病區調種引種;建立無病留種區域,選留無病菌種苗,擴大種植。

3.種植和培育抗病優質品種病害防治應從苗頭開始,不同品種種苗抗病性差異較大,種植抗病品種是防治火龍果病害有效的技術措施之一。

4.減少田間病菌殘留主要的物理措施,一是田間地頭病殘體,發病的枝條可結合疏果疏枝剔除,並且將病殘體深埋或集中燒毀;如果發現炭疽病的植株,應立即截除病斑並集中銷毀。二是清理株里行間的雜草。

5.加強水肥管理一是不能漫灌和長期噴灌。漫灌致使植株根系長期處在缺氧狀態、呼吸困難而死亡;噴灌大幅增加果園的空氣濕度,有利於火龍果炭疽病發生。二是改變栽培方式,起壟栽培,建設果園排灌渠道。起壟栽培不僅可以促進根系生長,而且可以防止水淹,有效減少「大水漫灌」和颱風雨造成的「積水」危害。欽州火龍果大部分安裝了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既能有效防病又可節約水資源。三是施足基肥,適時追肥,改變偏施氮肥、複合肥的習慣,施用已經腐熟的有機肥,不能施用未腐熟的土雜肥。適量增施磷鉀肥,調節樹體營養結構,增強植株的抗病性。

6.化學防治果園病害防治應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化學防治炭疽病可在生長季節使用百克(450g/L咪鮮胺水乳劑)2000倍液進行噴霧預防。輕病莖節可人工用刀挖除肉質部,切口塗抹50%多菌靈,視病情發生情況,隔10d左右防治1次,共防治2-3次。繁殖的種苗應先進行噴藥防治,3-4d後再採種苗枝條;而繁殖的苗圃可噴波爾多液防治,一般每隔10-15d噴藥1次,共噴2次。為了防止病原產生抗病性,儘量採用栽培技術措施和生物防治,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噴藥時做到選藥正確,並採取多種藥劑輪換使用。


相關視頻

火龍果炭疽潰瘍病使用中草藥防治效果


農事小貼士丨果樹成熟時要當心炭疽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