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龍果(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火龍果
T01b0ba6934a8719301.jpg
   

來自 360百科 的圖片

中文名:火龍果

學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

別稱:紅龍果、龍珠果、長壽果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石竹目

科:仙人掌科

亞科:柱狀仙人掌亞科

屬:量天尺屬或蛇鞭柱屬

種:火龍果

分布區域: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 

火龍果(拉丁學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仙人掌科、量天尺屬植物,又稱紅龍果龍珠果仙蜜果玉龍果

果實,呈橢圓形,直徑10-12厘米,外觀為紅色或黃色,有綠色圓角三角形的葉狀體,白色、紅色或黃色果肉,具有黑色種子的水果。

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火龍果屬於涼性水果,在自然狀態下,果實於夏秋成熟,味甜,多汁。[1]

形態特徵

T01422158b651939fd8.jpg

火龍果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無主根,側根大量分布在淺表土層,同時有很多氣生根,可攀援生長。根莖深綠色,粗壯,長可達7米,粗10-12厘米,具3棱。棱扁,邊緣波浪狀,莖節處生長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長,肋多為3條,每段莖節凹陷處具小刺。由於長期生長於熱帶沙漠地區,其葉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莖幹承擔。莖的內部是大量飽含粘稠液體的薄壁細胞,有利於在雨季吸收儘可能多的水分。

芽內有數量較多的復芽和混合芽原基,可以抽生為葉芽、花芽。花芽發育前期,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可以向葉芽轉化。而旺盛生長的枝條頂端組織,也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抽生花芽。

花白色,巨大子房下位,花長約30厘米,故又有霸王花之稱。花萼管狀,寬約3厘米,帶綠色(有時淡紫色)的裂片;具長3-8厘米的鱗片;花瓣寬闊,純白色,直立,倒披針形,全緣。雄蕊多而細長,多達700-960條,與花柱等長或較短。花葯乳黃色,花絲白色;花柱粗,0.7-0.8厘米,乳黃色;雌蕊柱頭裂片多達24枚。

果實,長圓形或卵圓形,表皮紅色,肉質,具卵狀而頂端急尖的鱗片,果長10-12厘米,果皮厚,有蠟質。果肉白色或紅色。有近萬粒具香味的芝麻狀種子,故稱為芝麻果。

火龍果因為外表像一團憤怒的紅色火球而得名。裡面的果肉就像是香甜的奶油,但又布滿了黑色的小籽。質地溫和,口味清香。[2]

生長環境

T01d98114b6df88bb81.jpg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喜肥耐瘠。在溫暖濕潤、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生長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時應多澆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長狀態,在陰雨連綿天氣應及時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莖肉腐爛。其莖貼在岩石上亦可生長,植株抗風力極強,只要支架牢固可抗颱風。

火龍果耐0℃低溫和40℃高溫,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火龍果可適應多種土壤,但以含腐殖質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為好。[3]

分布範圍

T01d2b0b1903d39c36b.jpg

原產地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巴拿馬、厄瓜多爾、古巴、哥倫比亞等地。後傳入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台灣省,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廣東、福建、雲南等省區。

視頻

在家就可種植 簡單易種植!

參考資料

  1. 火龍果,當當網,2017-1-6
  2. 火龍果樹葉子發黃的原因與救治方法,雲南花木網,2017-1-6
  3. 火龍果苗木繁殖培養技術,新農技術,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