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灰土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灰土是中國北方傳統的建築材料之一,用黏土、石灰加水拌和夯實而成,是具有灰化澱積層的礦質土壤。為美國農業部土壤分類的一個土綱。其特點是,剖面中有活性鐵、鋁、非晶質粘粒和腐殖質的澱積層;該層之上為漂白層;土體濕潤或潮濕;質地為壤質或砂質;具有高的取決於pH的陽離子交換量和較低的鹽基含量。灰土主要分布於濕潤寒溫帶的粗質酸性母質上,包括灰壤、棕色灰化土及潛水灰壤等。
理化特性
化學特性
石灰是氧化鈣(生石灰)和氫氧化鈣(消石灰)的統稱。不論生石灰、消石灰,水化後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硅或三氧化二鋁以及三氧化二鐵等物質結合,即可生成膠結體的硅酸鈣、鋁酸鈣以及鐵酸鈣,將土壤膠結起來,使灰土有較高的強度和抗水性。灰土逐漸硬化,增加了土壤顆粒間的附着強度。
物理特性
土壤和石灰是組成灰土的兩種基本成分。粘性土壤顆粒細、活性大,因此強度比砂性土壤高。一般情況下,以粘性土配製的灰土強度比砂性土配製的強度高1~2倍。在北京,房渣土作為灰土的土料也是可用的,但必須過篩。用它配製的灰土強度並不比其他土壤配製的低,有時反而較高,因房渣土中含有較多的活性礦物質。灰土強度在一定範圍內隨含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過限度後,灰土的強度反而會降低。這是因為消石灰在鈣化過程中會析水,增加了消石灰的塑性。最佳石灰和土的體積比為3∶7,俗稱三七灰土。灰土用的石灰最好選用磨細生石灰粉,或塊灰澆以適量的水,經放置24小時成粉狀的消石灰。密實度高的灰土強度高,水穩定性也好。密實度可用干容重控制。28天齡期的灰土抗壓強度約可達到0.5~0.7兆帕,200~300年齡期的灰土抗壓強度可高達8~10兆帕。 不論是用亞粘土或粘土製作的三七灰土,在室內養護7天後浸水48小時的形變模量為10~15兆帕,養護28天浸水48小時的形變模量為32~40兆帕。
基礎的施工
石灰和土必須過篩。土的粒徑不得大於15毫米;灰粒不得大於5毫米。須拌合均勻,並控制最佳含水量作為灰土的含水標準。灰土下入基槽前,應先將基槽底部夯打一遍,然後將拌好的灰土按指定的地點倒入槽內,但不得將灰土順槽幫流入槽內。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