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曲嘴鷦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灰曲嘴鷦鷯屬小型鳥類。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12枚。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羽被柔軟厚密,為褐色或灰色,翅膀和尾巴有黑色條斑。喜歡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在森林下部活動,主要以昆蟲和蜘蛛為生。

生長繁殖

灰曲嘴鷦鷯的產卵季節在雨季,在委內瑞拉是3月底或4月初開始;在哥倫比亞,繁殖期延長至2月至7月。鳥巢結構如同圓屋頂狀,有相對的小側門,營巢的建材以草莖和植物纖維為主。這些巢都築在平台上,主要是棕櫚樹上,離地面3到5米以上。雌鳥每次產3至5枚卵,淺黃色或肉桂色,有或多或少的褐色斑點。孵化期長達17天,是由雌鳥單獨孵化。雛鳥在巢內逗留的時間與孵化期大致相同。在幼鳥離巢前,雙親繼續餵養30天,但餵食數量減少,每天定時。

亞種分布

(5種) 1.Campylorhynchus griseus albicilius 分布於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

2.Campylorhynchus griseus bicolor 分布於安地斯桑坦德和哥倫比亞

3.Campylorhynchus griseus minor 分布於委內瑞拉、蘇克雷和哥倫比亞。

4.Campylorhynchus griseus pallidus 分布於亞馬遜河北部和委內瑞拉。

5.Campylorhynchus griseus griseus 分布於委內瑞拉、圭亞那和巴西北端。 [1]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物種介紹

鷦鷯是指雀形目、鷦鷯科9種小型、短胖、淺褐色的鳥類。尤其指在極地附近溫帶區繁殖的鷦鷯,是本科的典型種。鷦鷯兩性相似,上體棕褐色,下背至尾以及兩翅滿布黑褐色橫斑,眉紋淺棕白色;頭側淺褐,而雜以棕白色細紋;下體淺棕褐色,自胸以下亦雜以黑褐色橫斑。中國西北部的亞種tianshanicus色最淡,喜馬拉雅山脈亞種nipalensis色最深。虹膜-褐色;嘴-褐色;腳-褐色。叫聲為啞嗓的似責罵聲chur;生硬的tic-tic-tic及強勁悅耳的鳴聲包括清晰高音及顫音。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灰曲嘴鷦鷯

【拉丁學名】Campylorhynchus griseus

【命名時間】Swainson, 1837

【英文名稱】Bicoloured Wren, Bicolored Wren 【科屬分類】鳥綱、雀形目、鷦鷯科曲嘴鷦鷯屬

外形特徵

灰曲嘴鷦鷯是一種鳴禽,身長21-22cm。它不會和任何其他鷯種混淆,因為下體有大面積一塵不染的白色羽毛,使它很容易區別所有物種。成鳥雙色,頂冠和脖子是黑巧克力褐色,前額略微清晰。背面是淺棕色,對比黑肩。腰背部是紅褐色。在臀部和尾巴上蓋是模糊的支撐杆。五枚最外層的尾羽有暗深褐色的背景,白眉毛的寬濃形成與上限鮮明的對比。眼睛後的巧克力棕色的變得更窄,眼先淺黃色。鳥喙是棕色。下巴,喉嚨,耳朵套,胸部,腹部和兩側和大腿,肛門周圍是一個巨大的白色。沉悶的羽毛在裡面,灰褐色,褐色外,與有關專線程波列。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是灰褐色,有微弱的斑紋。雙翼的下部是白色。虹膜是紅褐色,腿和腳是瓦灰色。幼鳥與成鳥不同,它們的鳥喙發紅,上體是灰色有斑點,跟棕色肩膀形成色彩鮮明的對照,下體是有些髒的白色。 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即有也很少而細。鼻孔裸露或部分及全部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大多12枚,亦有8或10枚者。跗蹠強健,具盾狀鱗,趾及爪發達。 [2]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生活習性

灰曲嘴鷦鷯的鳴聲清脆響亮,抑揚頓挫,有嘶啞的吱吱聲,輕輕地'Chouk,-峨澤'聲。並經常反覆長調。鳴唱時有時獨奏,有時雌雄雙奏,甚至是三,四個鳥組成合唱團。雄鳥提供簡單的章節,而雌性往往會至少包括顫音的延續。 棲息於有稀疏喬木和零星灌木的半濕潤或乾旱地區,從茂密的森林到完全開放的牧場。從海平面到2100米都有分布。嘈雜,很容易辨認。在樹上和岸上尋找食物。很少飛行。有時進入住宅和建築中,尋找食物。吃無脊椎動物。但大部分植物材料也是其食物,吃漿果,如芒果和鱷梨作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