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伯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灰背伯勞 |
中文學名: 灰背伯勞 |
灰背伯勞[1](學名:Lanius tephronot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體長約25厘米。自前額、眼先過眼至耳羽黑色;頭頂至下背暗灰;翅、尾黑褐;下體近白,胸染銹棕。似棕背伯勞但區別在上體深灰色,僅腰及尾上覆羽具狹窄的棕色帶。初級飛羽的白色斑塊小或無。虹膜褐色;嘴綠色;腳綠色。叫聲:粗啞喘息叫聲並模仿其他鳥的叫聲。
主要棲息於自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地區、在農田及農舍附近較多、常棲息在樹梢的干枝或電線上以及在榆、槐等闊葉樹或灌木上築巢。以昆蟲為主食。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寧夏、青海、陝西、四川、貴州、西藏、雲南等地。
外形特徵
灰背伯勞屬中型鳥類。雄性成鳥:額基、眼先、眼周至耳羽黑色;頭頂至下背暗灰;腰羽灰色染以銹棕,至尾上覆羽轉為銹棕色;中央尾羽近黑,有淡棕端;外側尾羽暗褐,內翈羽色較淡,各羽具窄的淡棕端斑;肩羽與背同色;翅覆羽及飛羽深黑褐色,初級飛羽不具翅斑,內側飛羽及大覆羽具淡棕色外緣及端緣。額、喉白色,頸側略染銹色;胸以下白色但染以較重的銹棕色;脅羽、股羽及尾下覆羽銹棕。
雌性成鳥:羽色似雄但額基黑羽較窄,眼上略有白紋,頭頂灰羽染淺棕,尾上覆羽可見細疏黑褐色鱗紋;肩羽染棕。下體污白,胸、脅染銹棕色。
幼鳥:不具黑前額;額、頭頂至背羽為灰色染褐;腰、尾上覆羽滿布黑褐色鱗紋;尾羽褐色,具灰棕色端斑;眼上有細白眉;眼先、過眼至耳羽黑色染褐;翅羽及飛羽褐色,內側飛羽外翈及端部為淡灰棕色。頦、喉及頰污白色並均具有隱鱗斑;胸以下淡棕色,胸、腹側、脅、股羽均滿布密的黑褐色鱗紋;腹中央近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幼齡者下嘴基角色);腿黑色[2]。
生活習性
習性:常棲息在樹梢的干枝或電線上,俯視四周以抓捕獵物。
食性:以昆蟲為主食,以蝗蟲、螻蛄、蝦蜢、金龜(蟲甲)、鱗翅目幼蟲及螞蟻等最多,也吃鼠類和小魚及雜草。
叫聲:粗啞喘息叫聲並模仿其他鳥的叫聲。
灰背伯勞在中國西南地區為分布較廣、數量數多的種類,對消滅農林害蟲有一定的作用。
棲身環境
棲息於自平原至海拔4000米的山地疏林地區,在農田及農舍附近較多。
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營巢於小樹或灌木側枝上。在榆、槐等闊葉樹或灌木上築巢,距地高1.5-7米不等。巢為杯狀,置於枝杈基部。通常由枯草莖、草葉、草根、細枝等材料構成,有時還混有棉花和毛髮。巢內墊有細草莖,有時還墊有獸毛。滿窩卵4-5枚,淡青或淺粉色具淡褐及紫灰色斑,在純端較集中,形成色輪。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中國國內分布於甘肅,寧夏,青海,陝西,四川,貴州,西藏(夏候鳥、旅鳥);雲南(留鳥)。國外分布於印度及中南半島(冬候鳥)。
分布狀況:在西藏及中國西部替代棕背伯勞,於華中兩者有些重疊。地方性常見於喜馬拉雅山脈高可至海拔4500米的灌叢、開闊地區及耕地。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分布 |
1 | 灰背伯勞印度亞種 | Lanius tephronotus lahulensis | 克什米爾東部,印度中部和北部(北安查爾邦),中國西藏西部 |
2 | 灰背伯勞指名亞種 | Lanius tephronotus tephronotus | 尼泊爾、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印度支那、中國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視頻
這就是傳說中能抓蛇捕老鼠殺麻雀的灰背伯勞鳥,堪稱鳥中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