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蝶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灰蝶科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名:灰蝶科

拉丁學名:Lycaenidae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 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亞 綱:有翅亞綱

目:鱗翅目

亞 目:錘角亞目

科:灰蝶科

總 科:鳳蝶總科

領 域:生命科學

灰蝶科蝴蝶鳳蝶總科中的一個科,全世界約有6000種,是蝴蝶的第二大分類,物種遍布世界上(南極洲以外)各地,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屬小型蝴蝶,翼展通常不超過5厘米。翅膀兩面的花紋常有不同,同種而不同性別亦會有不同顏色。部份雄性灰蝶前腳退化成一蹠節,但仍步行。很多種類後翅具有尾突及眼點,停下時讓尾擺動,看起來像頭部。灰蝶的幼蟲形狀扁平,猶如蛞蝓,身上有腺體能分泌蜜露吸引蟻群,形成共生。 [1]

灰蝶科簡介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為主,部分種類兩翅表面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綠等色的金屬光澤,且兩翅正反面的顏色及斑紋截然不同,反面的顏色豐富多采,斑紋變化也很多樣。

灰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前足退化,但仍能用於步行,雄性前足多為一跗節,一爪,極少分節;雌性前足為2至5跗節。

灰蝶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R脈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或無分叉(3A併入2A或無),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武或開式;肩區無肩橫脈;內緣的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

灰蝶科體態特徵

全世界已記載4407種,中國245種,江西53種。

成蟲:小型蝶類,翅面常有色澤,正反兩面的斑紋不同,成為分類的依據。雌雄異型,大多雄蝶艷麗,雌蝶暗淡,複眼裸出,周圍有白毛,觸角短,錘狀,每節有白環;前翅R脈3~4條,A脈1條,後翅無脊脈,A脈2條,有的有1~3個尾突,中室開式或閉式。

卵:大多扁圓形,中心常下凹,表面有網狀雕刻紋,散產於嫩芽或嫩葉上。

幼蟲:體短而扁,蛞蝓狀,頭小,平時隱縮在前胸下,取食時伸出。足短,體表光滑或有疣突。有些種腹部第7節背面有背腺1枚,能分泌蜜汁,誘蟻取食,藉以驅除天敵。

蛹:縊蛹,橢圓形,光滑或有細毛,有的種類在植物或地表吐絲做網或做巢化蛹。

灰蝶 寄主:多取食蝶形花科植物,個別捕食蚜蟲和介殼蟲,系天敵昆蟲 。

灰蝶科活動區域

鹿灰蝶 拍攝者:鍾茗 灰蝶常生活在森林中,少數種為害農作物,喜歡在日光下飛翔,雄性成蟲有在溪旁、路面的積水邊成群吸水的習性。常有尾突的種類成蟲在植物葉片上活動,且飛行速度較快。

灰蝶科分類

1、銀灰蝶亞科Curetinae ,分布於東洋區和舊北區。 2、大灰蝶亞科Liphyrinae ,大多數分布於非洲,少數亞洲。 3、琳灰蝶亞科Lipteninae,分布於熱帶非洲。 4、灰蝶亞科Lycaeninae ,底色銅色的灰蝶。分布於全北區(舊北區+新北區)。 5、蚜灰蝶亞科Miletinae,大多數分布於非洲和東洋區,少數全北區。幼蟲和成蟲與蚜蟲均有共生關係。 6、藍灰蝶亞科Polyommatinae,底色藍色的灰蝶。 7、圓灰蝶亞科Poritiinae,分布於東洋區。 8、蜆蝶亞科Riodininae,介於灰蝶和蛺蝶的蝴蝶,又被稱為小灰蛺蝶。 9、翠灰蝶亞科Theclinae ,具有尾突或無。 灰蝶科

灰蝶科分布

中國:河南、河北、西藏、四川、廣東、雲南、海南等。

國外:朝鮮、日本、緬甸、印度等國。

灰蝶科寄主類型

寄主植物多為豆科(Leguminosae)、薔薇科(Rosaceae)、殼斗科(Fagaceae)、茜草科(Rubiaceae)、景天科(Crcassulaceae)等植物,也有少數種類捕食蚜蟲和介殼蟲。

灰蝶科的鱗翅可大量用於蝶類貼翅畫的製作。由於灰蝶科雄性多有金屬光澤,並且有其它蝶類很少具有的古銅、亮綠、深藍等顏色,搭配其它蝶類共同布置,會有更佳的觀賞效果。

灰蝶科小灰蝶

小灰蝶是鱗翅目灰蝶科昆蟲的總稱,屬小型蝴蝶。全世界約有6000種,占所有蝴蝶種類的40% (Venktesha, 2005),是蝴蝶中第二大科。成蟲很小,翼展通常不超過5公分。

特徵為觸角有白色環紋。雄性前腳退化成一蹠節,但仍可用於步行;常為藍色。很多種類後翅具有尾突及眼點,停下時讓尾朝上,看起來像頭部。

灰蝶科灰蝶科名錄

銼灰蝶Allotinus drumila (Moore) 布衣雲灰蝶Miletus boisduvali Moore 中華雲灰蝶Miletus chinensis Felder 蚜灰蝶Taraka hamada (Druce) 尖翅銀灰蝶Curetis acuta Moore 裂斑金灰蝶Chrysozephyrus disparatus (Howarth) 閃光金灰蝶Chrysozephyrus scintillans (Leech) 珂灰蝶Cordelia comes (Leech) 陳氏何華灰蝶(1996 新種) Howarthia cheni Chou et Wang 赭灰蝶Ussuriana michaelis (Oberthur) 虎灰蝶Yamamotozephyrus kwangtungensis (Forster) 丫灰蝶Ambiopala avidiena (Hewitson) 百嬈灰蝶Arhopala bazala (Hewitson) 小嬈灰蝶Arhopala paramuta (de Niceville) 齒翅嬈灰蝶Arhopala rama Kollar 瑪灰蝶Mahathala ameria (Hewitson) 鐵木萊異灰蝶Iraota timoleon (Stoll) 鹿灰蝶Loxura atymnus (Stoll) 白斑灰蝶Horaga albimacula (Wood-Mason et de Niceville) 斑灰蝶Horaga onyx (Moore) 銀線灰蝶Spindasis lohita (Horsfield) 豆粒銀線灰蝶Spindasis syama (Horsfield) 鳳灰蝶Charana mandarina (Hewitson) 珀灰蝶Pratapa deva (Moore) 雙尾灰蝶Tajuria cippus (Fabricius) 豹斑雙尾灰蝶Tajuria maculata (Hewitson) 二尾灰蝶Creon cleobis Godart 安灰蝶Ancema ctesia (Hewitson) 萊灰蝶Remelana jangala Horsfield 綠灰蝶Artipe eryx (Linnaeus) 玳灰蝶Deudorix epijarbas (Moore) 淡黑玳灰蝶Deudorix rapaloides (Naritomi) 紅燕灰蝶Rapala iarbus (Fabricius) 霓紗燕灰蝶Rapala nissa (Kollar) 高沙子燕灰蝶Rapala takasagonis (Matsumura) 燕灰蝶Rapala varuna (Horsfield) 生灰蝶Sinthusa chandrana (Moore) 尼彩梳灰蝶Ahlbergia nicevillei (Leech) 楊氏灑灰蝶Satyrium yangi (Riley) 濃紫彩灰蝶Heliophorus ila (de Niceville) 斜斑彩灰蝶Heliophorus phoenicoparyphus (Holland) 黑灰蝶Niphanda fusca (Bremer et Grey) 鋸灰蝶Orthomiella pontis (Elwer) 巒太鋸灰蝶Orthomiella rantaizana (Wileman) 曲紋拓灰蝶Castalius roxus (Godart) 豹灰蝶Castalius rosimon (Fabricius) 細灰蝶Leptotes plinius (Fabricius) 鋸瓣娜灰蝶Nacaduba cajetani Tite 古樓娜灰蝶Nacaduba kurava (Moore) 素雅灰蝶Jamides alecto (Felder) 雅灰蝶Jamides bochus Cramer 錫冷雅灰蝶Jamides celeno (Cramer) 亮灰蝶Lampides boeticus (Linnaeus) 吉灰蝶Zizeeria karsandra (Moore) 酢醬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 (Kollar) 毛眼灰蝶Zizina otis (Fabricius) 藍灰蝶Everes argiades (Pallas) 長尾藍灰蝶Everes lacturnus (Godart) 點玄灰蝶Tongeia filicaudis (Pryer) 波太玄灰蝶Tongeia potanini (Alpheraky) 黑丸灰蝶Pithecops corvus Fruhstorfer 鈕灰蝶Acytolepis puspa (Horsfield) 白斑嫵灰蝶Udara albocaerulea (Moore) 珍貴嫵灰蝶Udara dilecta (Moore) 大紫琉璃灰蝶Celastrina oreas (Leech) 一點灰蝶Neopithecops zalmora Butler 棕灰蝶Euchrysops cnejus (Fabricius) 紫灰蝶Chilades lajus (Stoll) 福來灰蝶Freyeria trochylus (Freyer) 楊氏新娜灰蝶(1998 新種)Zinaspa youngi Hsu et Johnson

參考來源

  1. 灰蝶科,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