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靈石縣第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靈石縣第二中學靈石二中,坐落在靈石縣翠峰鎮城區,是一所十軌制的城區中學,共有28個教學班,在讀學生1508人。教職工90人,其中高級教師3人,中級教師30人,省教學能手4人,市級能手4人,縣級能手18人。

辦學理念

03年新組建的校委一班人,思想超前,作風過硬,敢於開拓創新。他們以"對每個學生負責,讓每位家長滿意"為辦學宗旨;以「守紀、好學、文明、友愛」的校訓為育人目標;以法治校、管理強校、科研興校[1],以科學的態度和實幹精神,求真務實,紮實工作

四年來,靈石二中在發展中崛起。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靈石二中把管理和科研作為學校騰飛的雙翼,求新發展,勇於實踐,強化學生管理教育的精細化,注重校本教研,培養青年教師,大力度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敢為人先,大膽實踐學案教學。變"教案"為"學案",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高了學校的管理質量和教學質量。靈石二中連續四年質量考核穩居全縣第一名。學案教學得到省廳的認可和推廣。

德育實踐

在以人為本,以愛育人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學校構建育人的格局和渠道。學校以年級組管理,把校分解為"級",把級分化為班,以班到組,以組到人,學校的德育管理鏈條式地垂直到人。渠暢水自流,學校德育管理順暢有序。靈石二中每學年進行一次軍訓,向解放軍學習,行動軍事化、行為文明化、生活規範化。軍訓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一日常規活動標準,又在一日常規訓練中形成習慣[2]。學校領導值班分段負責,統一調度,具體巡查,檢點學習、紀律、衛生一日常規情況,個別問題及時解決,共性問題課間操訓導解決,學生在校的各個時空都處在系統的管理之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精細的常規管理,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設置階段性教育重點。班會、升旗、課間操訓話,一周一個主題,一段解決一個問題。學校組織開展了愛校、愛班、愛學習的"四愛"教育。使學生由愛生情,知行合一。學校設定了新的"八榮八恥"。使學生知榮辱、明是非,提高自約能力。學校開展孝道教育、禮儀教育,陶冶中華傳統美德。學校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使學生認識人生、認識社會、學會做人。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有明確的導向要求,有實實在在的形式內容,對學生的思想轉化、素質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靈石二中實施了學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兩大工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的細節入手,制定了教室樓道活動、校園活動、課間活動,值日生行為、學習周清、行為周清、自行車管理、宿舍管理等十大文明公約。構建學生自我管理系統,強化學生的自我約束,使學生在虛擬的社會狀態中,能夠做到:管理上自治、行為上自約、生活上自理、學習上自學。以責任到人的承包制,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功能。使學生的主體功能不僅體現於課堂教學中,也體現於德育養成中。靈石二中要求教師確立正確的育人觀念,做到:愛生、愛校、愛工作,以愛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擺正育人心態,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和學生交朋友,與學生溝通心靈,融洽感情。特別注重運用育人的激勵藝術。在工作中做到:思想教育、感情投入、情緒調動、學法指導、小組互助、激勵評價六到位。正是一個個教師以人格的魅力、以師愛的包容與溫潤、以成熟的童心,作用於學生,內化為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基礎,使學生在建德中學知,學知中建德,在「守紀、好學、文明、友愛」的軌道上健康成長。

管理機制

靈石二中的工作政通人和,管理井然有序,和諧文明,工作活躍創新,充滿朝氣。根本的原因在於學校實行人性化管理,激勵性教育,有很好的管理機制。學校實行年級責任制管理,副校長、教導主任分管三個年級,設定年級主任,管理整個年級。設立政教主任,管理學生的常規工作。設立教研員,主抓教研工作和學科組長。每個年級都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具有工作的獨立性,年級之間相互溝通,工作同步。具有較強的競爭性,確保學校的常態工作穩建運行。學校的人性化管理主要體現在對教師的關愛和體貼。根據教師的年齡、資歷、身體狀況,穩妥地安排工作。教師有難事,學校領導總會親臨幫忙;教師生病住院,學校領導總會體貼看望;教師有思想情緒問題,學校領導總會及時地溝通疏導。情感聯繫着你我他,關心體諒每個人,老師們說:"過去我們是工作時想着家,現在是休息做家務想着工作"。人性化的管理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管理學校一靠人文關懷,二靠規章制度。既要全心全意關心教師,也要建立學校管理的規章制度,靈石二中的管理制度簡約而公正,教師的出勤管理、請假制度,以工作量、工作質量、出勤、教研為主線的量化考核。以及年級考核、班級考核,這些制度都很嚴謹,操作性強。實事求事的量化考核和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學校有一條無形的管理軌道,確保了學校工作健康發展。靈石二中人性化管理,結合制度管理和激勵機制,形成自身獨特和諧的校園文化。嚴而不死,寬而不亂,高效有序,成為學校特有的氛圍。 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

教學科研是課改的「推進器」。靈石二中以校本教研搭建教師培訓平台,以課題引領課改,根據課改的實踐發展,所遇到的問題難題就是課題,階段性專題突破,一步步強力推進。在靈石二中,周周有專題講座,月月發行專題文章,供教師參考學習,專題攻關。組織學科研究性聽課,典型示範,組織優質學案評選,提升學案的質量。每位教師要上"過關課""達標課""示範課"逐節逐段地錘鍊教師上課的組織藝術和能力。班子成員帶頭講座,中層領導帶頭課改,學科組長帶頭科研,教師在改革中找專題,在實戰中搞研究。 校本教研,專題實踐,促進教師觀念方法行為的轉變,靠着鑽研進取,開拓創新的教師隊伍,靈石二中打拚出一條課改的新路。作為市級教學能手,省第三屆語文「金鑰匙」獎獲者,有40年從教經歷,人稱專家型校長的續明亮。總是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傾注了全部的愛、全部的精力、全部的智慧。他堅持對全體教師每周一"訓",講思想觀念的轉化,講學案教學的細節研究,根據課改的實際,作專題性講座。他把講座內容編輯成書、涵蓋教師備課、上課輔導、訓練、檢測等細節技術,包括教師教書育人,課改專題等數十個方面的《和青年教師談教學》一書,就是他着力課改,培養教師隊伍專業化成長的結晶。也是靈石二中校本教研的主要讀本。憑藉嚴謹的工作態度,超前的教育理念,忘我的實幹精神和靈石二中教育教學的卓越成效。續校長成為聞名當地的名校長。被同行稱之為「青年教師的人梯」「科研興校的播火人。」 靈石二中加強了教科研的常規化管理,建立了教科研的管理體系。完善了校本科研激勵機制,引領教師走進課改、走進學案。在不斷地學習研究中全面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打造出一支愛崗敬業、鑽研創新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