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的洗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炮火的洗禮》是茅盾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我遇到了許多的眼睛,都異樣地睜得很大:
這裡雖然有悲痛,但也有鋼鐵似的冷光; 有忿怒,但也有成仁取義的聖哲的堅強; 有憎恨,有焦灼,然而也有 「余及汝偕亡」 的激昂。
這都是十天的惡戰,三晝夜滬東區的大火,在中國兒女的靈魂上留着的烙印,在醞釀,在鍛煉,在淨化而產生一個至大至剛,認定目標,不計成敗,——配擔當這大時代的使命的氣魄!
惋惜着悲痛着滬東區的精華付之一炬麼?不錯,那邊有我們同胞血汗的結晶,有我們民族工業的堡寨,我們不能不悲痛。但是敵人的一把火燒得了我們的廬舍和廠房,卻燒不了我們舉國一致的抗戰的力量! 不,敵人這一把火,將我們萬萬千千顆心熔成一個至大無比的鐵心了!
不錯,那邊有我們同胞血汗的結晶,有我們民族工業的堡寨,然而那邊也正是敵人的巢,也正是敵人經濟侵略的觸角! 三日三夜的赤焰是敵人的毒火,然而也是我們出地獄升天堂的淨火! 在炮火的洗禮中,中國民族就更生了! 讓不斷的炮火洗淨了我們民族數千年來專制政治下所造成的缺點,也讓不斷的炮火洗淨了我們民族百年來所受帝國主義的侮辱。
古老的偉大的中華民族,需要在炮火里洗一個澡!
大炮對大炮,飛機對飛機,我們有我們抵抗侵略的爪,抵抗侵略的牙! 尤其因為我們有炮火鍛煉出來的決心和氣魄!
四萬萬人堅決地沉着地接受炮火的洗禮了! 四萬萬人的熱血,在寫出東亞歷史最偉大的一頁了! 無所謂悲觀或樂觀,無所謂沮喪或痛快,我們以殉道者的精神,負起我們應負的十字架!
鑑賞
這篇暢抒抗戰激情的散文精品,誕生於上海 「八一三」抵抗日寇侵略的壯烈戰火之中。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實現侵吞全中國的野心,在1937年發動盧溝橋「七七」事變之後,又不斷地尋釁,藉機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1937年8月9日,駕車強行衝擊中國軍隊駐守的虹橋機場的日本兵被擊斃,日軍即以此為藉口,於8月13日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上海駐軍第九集團軍,在人民抗日熱潮的推動下,奮起抵抗,整整堅持了三個月。國民黨政府被迫實行抗戰,全國從此進入了抗日戰爭。這就是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上海「八一三」抗戰。茅盾的這篇作品寫於「八一三」抗戰打響後的第十天,即8月23日。當時在日寇獸性的密集猛烈的炮火轟擊下,滬東區燃起了熊熊大火,該區密集的工廠街道民房建築,包括各類學校及文化機構,在沖天的火焰中燃燒了三天三夜,無數的財產和文化遺產付之一炬。這是何等令人悲憤的情景。作者在文中的感慨和深刻的思想,即是由此而發。
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思想感情,固然有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獸行的激切的憎惡和憤怒,但是又不僅止於憎惡和憤怒,他有着更深刻更高遠的思考。他惟願我們中華民族在這空前猛烈的炮火中經受一次戰鬥的洗禮,從烈火中重新站立起來,得到輝煌燦爛的新生和永生。文章的這種意蘊,使我們不禁聯想起郭沫若的著名詩篇《鳳凰湼槃》。在這篇成為時代豐碑的詩作里, 郭沫若描述了集香木自焚而鮮美異常地再生的鳳凰的輝煌的悲壯,歌頌了光明的更生、宇宙的更生。在《炮火的洗禮》中,茅盾這樣抒寫: 「三日三夜的赤焰是敵人的毒火,然而也是我們出地獄升天堂的淨火! 在炮火的洗禮中,中國民族就更生了! 讓不斷的炮火洗淨了我們民族數千年來專制政治下所造成的缺點,也讓不斷的炮火洗淨了我們民族百年來所受帝國主義的侮辱。」這和郭沫若描述鳳凰在烈火中脫胎換骨、更生新生的思想感情是完全一致的。茅盾還更為鮮明地喊出: 「古老的偉大的中華民族,需要在炮火里洗一個澡!」更深一層地道出: 「我們以殉道者的精神,負起我們應負的十字架!」這就是在向全中國人民呼籲: 我們要以無比堅忍的精神,把抗戰進行到最後勝利。
這篇作品極其精練,一是結構上的精練,一是詞語上的精練。從構思上說,它抓住特徵,描寫當時中國人的共同的眼神。眼能通神,眼睛最能表露人的心靈境界。以下全文所寫的內容,都處於這種眼神的籠罩覆蓋之下,都通過這眼神而折射出來。作者從許多睜得很大的眼睛裡看見了什麼呢?這些眼睛裡雖有悲痛但也有冷光,雖有忿怒但也有堅強,雖有憎恨焦灼但也有慷慨激昂。文章往下的段落,是對人們眼睛中這三對矛盾統一的情愫的闡發。敵人這一把火燒毀了我們的精華和結晶,雖令我們悲痛,但卻熔鑄了我們抗敵的鐵心; 雖是毒火而令我們忿怒,但也使我們熔煉更生而更加堅強; 雖令我們憎恨,但也增強了我們視死如歸、犧牲決戰的激昂的決心和氣魄。「眼神」閃亮,全文凝聚成一個精練緊湊的整體。作品的句段多處採用對稱排比的形式,以增強其強大的氣勢和表現力。作品中核心的兩大段都用「不錯,那邊有我們同胞血汗的結晶,有我們民族工業的堡寨」這個相同的句式,形成對稱和排比,並造成一種回復往返的旋律。其他精練的句子如 「在醞釀,在鍛煉,在淨化而產生一個至大至剛,認定目標,不計成敗,——配擔當這大時代的使命的氣魄!」「將我們萬萬千千顆心熔成一個至大無比的鐵心了!」都以其鏗鏘的詞彙和語氣,配合全文的思想感情,熔鑄成功了全文精練堅實而又深沉高遠的格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