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炸薯條(方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炸薯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炸薯條》中國當代作家方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炸薯條

小時候出生,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可能是媽媽懷孕時虧了嘴,從小我便是個饞嘴丫頭,到現在上了年紀,對任何事情都不太感興趣了,只是唯獨嘴饞的毛病依然照舊。

小時候住在一家醫院的家屬院裡。院子東、南、北三個方向各有一排平房,北面一排是醫院的婦產科病房和產房,東面和南面兩排住人。院子中央偏西是東西走向的防空洞,防空洞屋頂高出地面近2米,平頂,有200個平方大,東西各有一個門,門是水泥做成的坡形,像滑梯一樣;偏東部有棵大槐樹,樹下有一排自來水管和水池子。在院子的東南角比較隱蔽的地方是整個院子的人們排泄的地方。院子東面平房的東外側,是一個村子的菜地。整個院子讓防空洞占據了三分之二的地方,入口有兩個:西北進院子,要從防空洞和婦產科病房中間的過道走進來;西南進院子,是防空洞和南面一排房子夾着的走道,這邊比西北面要寬一些。

那時候每家都有一本糧食本,每人都有定量,裡面細糧粗糧都是搭配好的,細糧少些,像地瓜面,玉米面等雜糧多些。細糧的定量很少,每家都是留在過年過節時吃。粗糧里的玉米面還好辦些,我姥姥會做成各種糊糊讓我們喝,比如加上糖的甜糊糊,放上青菜葉子一起熬的菜糊糊;姥姥還會把各種菜剁成餡子包在裡面做成菜糰子、菜餅子讓我們吃;有時候姥姥還會擱上糖做成兩面焦黃的玉米面餅子讓我們吃。我最喜歡吃帶有餎餷玉米麵餅子了,因為家裡只有煎帶魚時,才會配上玉米面餅子吃。那時我家住在南面平房的中間部位,中午放學回來,我從院子入口處便能聞到我姥姥煎的帶魚的香味。我老公經常說,他要給我的鼻子買個保險,因為我的鼻子天生對各種魚做的菜餚的香味敏感,看來是與小時候的鍛煉分不開的,哈哈。

說了半天,還在與題目岔開着,現在馬上切入主題。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配給中的地瓜面只是做成窩窩頭來吃,可能是因為它發甜的緣故吧,如若加上菜來吃,又甜又咸應該不好吃。所以只能做成窩窩頭來吃。

說實在的,現在細糧和各種吃食吃多了,有時候還會買上一兩個地瓜面窩頭嘗嘗,吃起來感覺還挺好吃的。可是那時候架不住天天吃,頓頓吃。不信你試試,地瓜面窩窩頭吃急了會噎着的,而且它的甜口吃多了也會起膩,胃裡會泛酸難受的。

我媽媽是個醫生,在城市的西頭當時只有這一家醫院,所以她平時上班很忙,爸爸在外地上班也很忙,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回來。醫院有食堂,當時院裡每家都有個三層的飯盒,平時都是在食堂打些飯菜回來,家裡再做點稀的吃。醫院的飯菜大家都知道,因為有營養師管着營養均衡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口味就沒法說了,那時候和現在一樣,醫院食堂的飯菜從來就沒有好吃過。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醫院的食堂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它的炸薯條。因為地瓜也叫紅薯,是把地瓜面和好後搓成細條放在油鍋里炸制而成的,所以我給它起了個時髦點的名字,叫它炸薯條。

炸薯條一定要趁熱吃,香香脆脆的特別好吃,再也不會噎着,再也不會起膩,一會的功夫,我們可以把盛炸薯條的竹子編的籃子一籃子都能吃完。只是食堂當時一周只有周六晚飯賣,所以周六我們醫院的孩子放學回家後,不管多早,就挎着籃子去食堂買炸薯條的窗口排隊了。

前面說到我們院子的廁所位於院子的東南角,是整個院子的公共廁所。婦產科的趙阿姨住在院子東面中間的一間房子裡,可能是婦產科醫生的緣故,見識了無數婦女生產時的痛苦,結婚後她一直沒有要孩子。這天她在產房值班,有個大出血的孕產婦在產房生產,疼的大呼小叫。產房因為就在我們院子北面那排房子,產婦的叫聲經常能聽到,對此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可是這個婦女不一樣,她不僅叫聲大,而且夾敘夾議的罵她的丈夫,罵她的婆婆,罵的很是難聽,很是不堪入耳,家長們怕我們學壞,把我們緊緊的關在屋子裡不讓出去。這天正是周六,是食堂買炸薯條的日子,我這個心焦呀,恨死這個孕婦了,急的直在屋裡轉圈圈,腦中不停的閃現剛剛出鍋的炸薯條油汪汪,紅彤彤香甜的樣子,饞的嘴裡不停地分泌着口水,腦子裡急速的轉着,想着出門的主意。於是,我想到了廁所。但是出門上廁所是不能拿着籃子的,怎麼辦?

我藏好飯票,在媽媽的監視下出門右拐去了東南角的廁所。前面說到我們院子的兩個出口都在西面,此時我必須要避開我家門口的西南面的出口,選擇有防空洞掩護的西北面的出口出去。

那時候的孩子們,能看到的電影就是《地雷戰》,《地道戰》這幾部片子,而且都是打仗的。平時我們的遊戲也都是模仿電影中的各種橋段進行「戰鬥」,所以我們都極具鬥爭經驗,對院子裡的地形地貌也很是熟悉。

我從廁所出來,快速奔向院中的水池子,以水池子作掩護,稍作喘息後,又快速的穿過大槐樹跑向西北面的過道,那時的我只有一米二的個頭,所以兩米高度的防空洞將我遮擋的嚴嚴實實,就這樣我順利的「突圍」出了院子,於是便有了劉醫生家的饞嘴丫頭用外套兜着炸薯條邊吃邊回家的故事在院中傳開,深深印在院中人的腦海中直至現在。

事情過去五十年了,醫院還在,但是小時候陪我們度過童年的院子已經沒有了。時光流轉,如今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各種美食泛濫,只要有錢,隨時便可吃到口中。但是,再也沒有像小時候醫院食堂的炸薯條這樣的食物讓我念念不忘,回味不絕了。

[1]

作者簡介

方戎,軍齡二十餘年,曾擔任過飛行學院教員、院刊編輯,現從事行政機關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