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點燃一支煙(宋紅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點燃一支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點燃一支煙中國當代作家宋紅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點燃一支煙

幾乎在所有的日子裡,我都習慣於手指間夾着煙,安靜地看煙頭火星一明一滅,聞藍霧幽香,所有精神負載皆已卸盡,進入一種飄然若仙的境界。箇中況味,難以言表,我想,只有抽煙的人自己清楚。

我對煙發生興趣還在童年的時候,記得老家院子裡住着三戶人家,除過我家,還有七叔和八叔兩家。七叔最小的孩子叫愛民,和我同歲,我和愛民自然成了要好的夥伴。八叔那時還沒有孩子,卻很疼愛我倆,常招我倆到他屋裡玩耍。八叔的煙癮很大,他蹲在牆角,吧嗒吧嗒抽着旱煙,饒有興味地看我倆猴子般在土炕上攀上爬下。他笑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牙齒裡邊同他喝茶的缸子裡邊一樣黑。就想,他的腸子是不是跟煙囪一樣,也是黑的呢。漸漸地,我和愛民不但聞慣了他身上那股濃重的煙草味,而且由於模仿和好奇的原因,開始偷着學抽煙。第一次抽煙,嗆得我「哐、哐」直咳嗽,愛民也抹起了眼淚。不久,八叔發現我們抽煙的秘密,他很生氣。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倆都不敢到他屋裡去瘋。一天下午,八叔給我倆每人散了兩根手卷的旱煙棒子,我倆疑惑地抽起來。抽完兩根旱煙棒子,我感覺心悶起來,想吐,頭也暈了,腦子裡白成一片,連呼吸都困難了。我隱約感到被八叔攙扶着跌跌撞撞回到家,吐了一灘白色乳狀的贓物。八叔對慌亂的母親說:「甭怕,娃這是醉煙,睡一覺就沒事了。」我渾渾沉沉睡了整整一下午才醒轉過來。只見大家圍着我,愛民得意洋洋地說:「見過醉酒的,沒有見過醉煙的。」我不解的問愛民:「你咋沒事?」八叔接過話頭說:「他把一根煙塞進了炕洞。」滿屋子的人都嘻嘻哈哈地笑了,我也笑了。從此,我再也沒有抽過煙,不敢了。八叔裁了我抽煙的瞎瞎毛病。

學校畢業走上社會,不吸煙不行。因為沒有煙就很難辦成事,煙成了世俗的交往工具。它可以疏通關係,聯絡感情,傳遞彼此間的關切與用心。不管熟與不熟,在敬上一支煙的同時,也要為自己點上一支,仿佛一下子就熟了,在一起就有話說。這種現象很普遍,我每次出外辦事,兜里也要揣上幾包高檔香煙,以便入鄉隨俗,尋個方便。另外,與相好對勁的朋友在一起下棋、打牌、聊天,大家都抽煙,手上嘴上都有動的,如果不抽,干坐在那兒象木頭,讓朋友尷尬,自己就會心虛,就會不自在。在外幹事回到村里,見了父老鄉親不髮根煙,顯得不懂人情世路。在塵世間,抽煙成為一種特殊語言,一種人際交往的最佳潤滑劑。為了應酬,我便輕易上了「賊船」。從十八歲那年畢業開始抽煙,至今已老老實實做了二十幾年煙的信徒。我的牙齒被煙熏得黑乎乎的,用遍了電視廣告裡的各種名牌牙膏,也刷不出它的本來面目,就很反感廣告的吹噓。

煙,對我來說,是拐杖,也是知己。因為,行走於萬千紅塵,我需要攙扶與鼓勵,也需要提醒和傾訴。點燃一支煙,看着那一點亮光,我就知足了。一明一暗的火光,是我的心情。一明一暗的心情,是那煙頭上的火光。看着那青煙在手指上縈繞,像霧像雲,一種縹緲,一種浮動。煙能幫助我吐出煩悶,緩釋壓力,驅趕傷痛。我常常會找一個地方坐下,不經意地摸出一根煙點上,緩緩地吞雲吐霧。那夢一般的煙霧漸漸散了,如同往事,心頭的郁痛也就漸漸輕了,重新鼓起前行的勇氣。煙,就像溫情的戀人,總是以其恆久的魅力,慰藉我清白柔弱的心。有了一支煙,就能收拾起足夠的滄桑和自信,把世事化成一縷縷雲煙,看眼前雲捲雲舒,任身後陰晴突變。

妻子在一家醫院工作,她經常對我講尼古丁、煙焦油對人體的危害。表面上我點頭答應,背地裡依然與煙藕斷絲連,關係曖昧,始終割捨不掉「飯後一根煙,賽過活神仙」的情愫。妻子恨鐵不成鋼,嘆息着說:「羊忘不了吃草,狗改不了吃屎。」我沖她擠眉弄眼,回敬一句;「理解萬歲!」戒煙日那天,妻子拉上我去醫院的病檢室看標本,驚見一黑色物品陳列室內,細看說明文字,知是一吸煙者的肺,每一層頁密布黑色焦油顆粒。我倒吸一口冷氣,盯着那黑疙瘩發愣。妻子捅了我一拳,狡黠地問:「還抽麼?」我囁嚅道:「不咧。」她低下頭,眉眼裡露出笑來。我知道,她是真正關心我的人。

可是,在某個月明星稀的夜裡,我仍會點燃一支煙,將檯燈調到柔和的亮度,寫作的情緒便油然而生。我把煙視為手中的道具,給這般場合和境地增添一點藝術魅力,感悟一點內心的情韻。窗外,夜色蒼茫;室內,煙霧裊娜,一種詩意感和神秘感直逼心靈。只有在這種時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以骨做筆,以血為墨」,用生命去寫作的悲壯與艱辛。拋卻功名利祿,淡忘榮辱進退,一支煙,使我能夠寧靜地沉思,潛心地進行精神創造,寫出了一篇篇變成鉛字的文章。

煙,我受染太深,吸久成癮,想戒也戒不掉了。如今,要是兜里沒有了煙,我就會顯出一幅猴急相,甚至偏執地認為不抽煙的人應該是一種人生的缺憾。控煙在許多城市已經立法,吸煙有害健康,在公共場所我絕不吸煙。個人獨處,我需要一支煙來回味、過濾、挖掘,讓思緒飄飛,而後又在一截餘燼里找回自己,落到現實。總想爭出一份做人的光彩,我執著地追尋自己的太陽和明月、江河與大海,而這一切,都在我的靈魂深處。

點燃一支煙,那一抹幽藍,如歌般婉轉。[1]

作者簡介

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