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庫什沙里克國家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庫什沙里克國家公園

圖片來自pinterest

烏庫什沙里克國家公園加拿大努勒維特的一座國家公園,占地面積20,500㎞²,是北極圈南部延伸出的苔原和海岸泥灘地區和里布爾斯海灣的小村莊,從哈德孫海灣的羅斯威爾康海峽到西部荒地以及布朗河的源頭。[1]

公園環繞着瓦格海灣,哈德孫海灣入口100千米。對然是努勒維特四座國家公園最小的一座,卻是加拿大第六大國家公園。它的名字與在那發現的滑石有關,烏庫什沙里克的意思是「製作石壺原料之地」。

另外,那裡還有一處迴轉的瀑布和500個考古學遺址,包括一處古老的哈德孫海灣公司交易站,該區還是北極熊、棕熊、北極狼、北美馴鹿、海豹和隼等生物的家園。園區內的植物有典型的低地苔原、矮樺樹、柳樹和仙女木。在河流邊的村莊可遇到散落的北方森林。

公園現今已無人居住,但因紐特人從11世紀至20世紀60年代都以此地為居住處。這裡還可以找到狐狸陷阱、壓帳篷石圈、食物藏窟的殘留。1925年至1947年,哈德孫海灣公司就在此處設定了交易站。2003年8月23日,公園成立,並成為加拿大第41個,努勒維特第四個國家公園。從最近的貝克爾湖社區或雷普爾斯海灣搭乘飛機或乘船均可到達。

歷史

瓦格海灣的早期歷史鮮有人知,直至19世紀,因紐特人在此居住才將他們的歷史口口相傳。 然而,一處顯著的大量巨石遺址,主要以北方人、印紐蘇特人壓帳篷石圈和藏窖和遮蔽物證明瓦格海灣沿岸,人類居住已達千年之久。去年認定了約500個考古學遺址,從多賽特文化(公元前500年—公元1000年)和極北文化(1000-1800年)至近兩個世紀。 荒地因紐特並非同一個部落,而是一個家族下的不同分支:

  • 貝克河和哈耶斯&地區的烏庫什沙里因紐特族
  • 雷普爾斯海灣地區的艾維里因紐特族
  • 貝克爾湖和切斯特菲爾德入口地區的科爾尼紐特族
  • 庫加阿魯克和塔羅幽克的納特斯力克因紐特族

第一支歐洲人

1742年,克里斯托弗·米德勒頓登上他的航船福納斯號,成為第一個到達海角,因冰流二延至數周后方可離去。

在抵達他以英國海軍部第一階大臣查爾斯·瓦格給海灣命名,而拋錨的海港名為道格拉斯海灣,是以他此次出航探險的贊助人詹姆斯和亨利·道格拉斯受名。薩瓦特島附近是以在那看到的薩瓦特·愛斯基摩人來取名的。

米德爾頓在研究北方通道和5年後威廉·摩爾和他的單桅帆船探險均未取得成就。這片區域被認為太偏僻而毫無用處,一個世紀以來,海灣不再被記載或參觀。19世紀80年代,美國探險家查爾斯·弗朗西斯·霍爾於1864年率一艘雙桅帆船蒙提斯洛抵達羅斯威爾康海峽,研究約翰·富蘭克林於1845年西北通道探險失蹤之地,並在瓦格海灣度過整個冬季。1879年,中尉弗雷德里克·斯奇瓦特卡率領另一支美國探險隊陸地考察約翰·富蘭克林通過的瓦格海灣附近區域。當毛皮交易於19世紀在這裡展開後,這一地區最後變成了共有地區。

20世紀早期

20世紀早期,加拿大政府展示瓦格海灣的一處名勝古蹟,為在北極圈建立起加拿大的主權,派地質學家艾伯特·彼得·勞乘尼普頓前往。

1900年,美國捕鯨人喬治·G.克利夫蘭在海灣入港口處獨自修建捕鯨站,運營了近4年。雖然捕鯨站關閉,蘇格蘭捕鯨人時有嘗試運氣而在瓦格區捕獵海洋哺乳動物。薩瓦格島上還會發現大型鐵魚叉頭和其他殘留物。

1910年,皇家西北部騎警隊在薩瓦格島附近瓦格海灣海岸設立了一處警署站。一隻警察的船失事,在瓦格海灣小型的東南入口處是警察短暫出現的證據。

1915年,喬治·克利夫蘭在瓦格海灣口設立了臨時,也是這個地區的第一個交易站。1919年,克利夫蘭現在HBC任職,在瓦格海灣口對面建立了一座交易站。它為修建雷普爾斯海灣的HBC站點運送建築材料,位於羅斯威爾康海峽北部末端一處地勢有利之處,這一站點對公司向北部拓展業務異常重要。

隨着局部活動,20世紀的第一個年頭,哈德孫海灣公司努力把毛皮貿易的控制權掌握在手中。他們開始建立一張大型而密集的站點網絡,從西北的哈德孫海灣荒地到歐洲大陸的北部海岸。通過那些計劃,在瓦格海灣外圍的站點應發揮着重要作用。新站點包括烏庫什沙里因紐特區域直至貝克河河口,距西北250㎞,抵臨公司的戰略要地,如果可以,將阻止競爭對手萊維安·福勒雷的商業活動,從他們的貝克爾湖基地起。1925年夏季末,一艘雙桅縱帆船福特·切斯特菲爾德進入航道,遵照當地因紐特人的建議,在圖斯朱雅克(現在的福德湖)找到了一處保護優良的入口修建他們的戰略要地。

第一年期間,一切進展順利。除了提供日常需要的物資,站點總體上也為因紐特人提供物品以及醫療救助。這裡成為了交匯點,可以讓因紐特人從遙遠的營地也可交換信息。1929年12月,22個因紐特家族的107人,在他們的圓頂冰屋附近露營。不久之後,皮毛交易激增。哈德孫海灣公司改變他們的主要站點,1933年,進入一個警戒部隊並委託一位因紐特人因奎佳吉管理。他隨後得到機會,展開自己的毛皮交易。瓦格·迪克和他的家族生活在站點建築中,直至1946年才來到前哨。公司最終在對手的戰略上取得成功,1936年買下萊維安·福勒雷。

那時派去的無玷聖母獻主會的傳教士在薩瓦格島修建了一座小型聖地,並未取得極大勝利,最後撤離。當哈德孫海灣公司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結束了活動後,因紐特人還是遷移至社區中。

30年後,從1979年至1981年,因紐特從蘭金入嘗試復興他們從前的家園,但沒有成功。這個區域目前無人居住,除了臨時遊客和當地以捕獵為生的因紐特人。

景觀

哈德孫海灣西北角,距切斯特菲爾德入口東北處200㎞,富勒頓和肯達爾海峽附近,是羅斯威爾康海峽,向東延伸至奇瓦里克區和南安普頓島至雷普爾斯海灣之間,那裡有一處以此命名的地方,位於北極圈內。瓦格海灣是羅斯威爾康海峽的入口,也是那裡的地理中心,地處多波斯附近。

瓦格海灣是國家公園的核心。它的入口處如同一道相當狹窄的瓶頸,長度超過30千米,最窄處近4㎞寬。潮汐漲落落差達8米,潮流活動頻繁,引起多年大型的冰塊沉積,通常阻止船隻通過。夏初,泛濫的洪水沖刷着大塊的浮冰和冰山進入海灣。在退潮時形成堆積,輕而易舉地關閉了窄路,可能逗留數個小時或數天。

瓦格海灣的一些地方深達250餘千米。海角寬35㎞,近200千米長,向西北延伸至奇瓦里克荒地。緯度為66°,距離北極圈40㎞。

他的西部末端,潮汐令人印象深刻,在瓦格海灣和2㎞寬的福德湖,也就是所謂的雷威辛瀑布的源頭。在加拿大,只有三個自然現象為人熟知,新布倫斯維克和巴里爾入口的雷威辛瀑布、哈德孫峽谷,努納武特。最強的潮流一個位於挪威,努爾蘭波多向東30㎞。他們稱之為薩爾特斯特勞蒙,並認為是世界上最強的潮汐。這片區域的土壤也因加拿大地盾而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