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里的媽媽(李興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燭光里的媽媽》是中國當代作家李興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燭光里的媽媽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伸手無意地摸着枕巾,感覺濕漉漉的,努力睜開了驚恐萬分的眼睛,哦,原來又做了一個惡夢,仿佛是夢非夢,卻真的是夢,極力地回想着剛才夢中間斷的片片情景:「媽媽,媽媽!醒過來,您快醒過來啊,」我聲嘶力竭嚎啕大哭地叫喊着。曾幾何時,多少次這樣的情景在夢中重現着,就像發生在眼前,如影隨形……
那是在2005年12月9日的凌晨,那是一個噩夢的時分,朦朧中的我接到弟弟的電話時,頓感天昏地陷,焦急萬分,衣服還未穿整齊,就十萬火急地趕到父母家中,原來母親早起給孫女做飯時,突然摔倒在地,不省人事,不一會兒,救護車就把母親送到了醫院急診科,大夫診斷是高血壓引發腦溢血,心內科副主任一直為母親緊急搶救,一次次從死神中搶回,又一次次滑向死神,經過近四個小時的搶救,也沒能救活了我們的母親,媽媽還沒有來得及說最後一句話,生命就終止在了她人生的65歲。媽媽就這樣悄悄地離開了我們,此後,這樣的情景無數次地在我腦海中閃現……
媽媽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父母早亡,留下幾個未成年的弟妹。在她的家庭里,作為長女,她姐代母職,千辛萬苦將兩個兄弟一個妹妹撫養長大,並為他們操辦了婚禮。媽媽嫁給了父親,成為當時半工半農的典型農村家庭,她沒有怨言,沒有逃避,她以與生俱來的善良勤勞,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養活了五個子女,媽媽為人友善,待人溫和,用真情濃愛感染影響着周圍的每一人。
有人說母愛是糖,給人無比甜蜜,父愛是鹽,給人無比力量。而我覺得媽媽既像糖又像鹽。在順境時,媽媽像一縷清風,給我們沁人的涼爽,在逆境時,媽媽像一縷陽光,給我們無數的溫暖母愛。她雖然文化不高,卻非常好學上進,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多讀書。告訴我們,書猶藥也,可以治愚。兒時的我懵懵懂懂,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直到而今,才深深地理解其內涵。
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晚上,媽媽在睡覺前都給我們講故事,當夜幕掛滿了天邊,當我們睡在了暖和的被窩裡,睜着好奇好學的小眼睛,看着母親認真地翻着書頁,聽着抑揚頓挫的聲音,講精忠報國的岳飛,講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疾惡如仇的武松、武藝高強的楊六郎,講神奇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安徒生童話》,尤其是其中「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醜小鴨」、「海的女孩」等等扣人心弦、激動人心的故事,從小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印象。當時的我,感覺媽媽是世界上最有才華的人,因為媽媽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更加堅定了我們嚮往美好生活的信念。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在上小學的時候,每當中午回到家,媽媽總會帶着溫暖的笑容,愉快地從火爐中拿出剛剛烤熟的紅薯給我吃,看着似焦非焦、皮焦肉嫩的紅薯,又紅潤又泛着金黃,咬到嘴裡,綿軟香甜可口,我每每想起來時,還滿口余香,回味悠長……
當到了農忙時節,因為爸爸在城裡工作,媽媽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多少次媽媽一個人冒着炎炎烈日收完莊稼地里的玉米、高粱等作物。中午回到家裡時,已過晌午兩三點,媽媽一刻也不休息,馬上給我們和面、做飯,還為我們不能按時吃飯口裡喃喃地內疚着。再稍後,到了收夏收秋時,我們就能幫助媽媽在地里照看着玉米、紅薯了。若干年後的我才更感萬分愧疚,是我們對不住媽媽,讓她操心費神,受苦受累。我們不懂事時,她過的是苦日子,等我們懂事了,她卻走了,只恨時光匆匆,人生苦短。
小時候的日子,因為那個年代家家大都貧窮拮据,而我們家尤為突出,因為父親一個人在城裡工作,媽媽要養活五個子女和年邁的奶奶一大家子。吃飯上學方方面面都需要錢,媽媽節衣縮食,白天忙完農活,夜晚點起煤油燈,在昏暗的燈光下,手工縫製我們的衣服。有時,我半夜醒來,看到媽媽還在飛快地穿針引線。到第二天上學時,媽媽把縫好的衣服給我們穿上,衣服雖然舊些,但總是乾淨清爽。媽媽常對我們說:力氣是奴才,使了能再來。從小潛移默化地教育着我們,人要勤奮、刻苦,不能懶惰,一等二靠三落空,一勤二干三成功;人生不怕窮,沒有計劃一世窮;人窮不能志短,等等這些富於哲理的話,都是從小媽媽灌輸給我的。
有首歌詞中唱到:最愛吃的飯是媽媽做的飯。真的如此,媽媽給我們做的飯有餃子、手擀麵,還有削麵、打滷面、貓耳朵、剔尖、拉麵等等,而我最愛吃的飯是媽媽用豆面做的柳葉尖,飯熟時,滿屋都會飄着那純綠豆的淡淡豆香,吃到嘴裡,筋道滑爽、鮮美酥軟,那種好吃的滋味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後來,我不管到那裡吃到的永遠再沒有那個滋味。只可惜今生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可口可味的柳葉尖了,其實在心裡,媽媽不論做的什麼飯,我都覺得是世上最好吃的飯。
在我小時候,村里、院裡經常來討吃的人,也就是現在人說的乞丐,有時候一天能來七、八個人,記得最多的是臨縣人、河南人,他們衣衫襤褸、消瘦難堪,有大人、有老人、還有小孩,我們的日子本來就十分拮据,平常很多日子吃的都是又硬又難吃的高粱紅面,好不容易吃一回白面饅頭,當早上剛剛蒸熟出籠時,討吃的人來到院中,口裡叫道:「大嬸,行行好,給口吃的吧。」這時,媽媽總是毫不猶豫地拿着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饅頭遞過去。媽媽告訴我們,人誰都有困難的時候,更何況聽說是河南遭了水災、臨縣遭了旱災,沒有了收入,人們食不裹腹。人在做,天在看,人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行善積德。對親朋鄰里,更是相敬相幫,遇紅白喜事,母親總是幫在第一個,走在最後一個。母親的寬厚仁慈、善良純樸、樂善好施,有意無意地傳承給了我們。現在,越來越感覺我傳承母親的東西更多更深,形成了我現在秉性耿直、愛憎分明、善良好客的率直性格。就在今年10月29日晚,我在眾人觀看無人相助時,挺身而出,搶救活因心臟病暈死過去的七旬老太。雖然世風日下,老太過後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但我無怨無悔。即使感覺對當今環境有種種不適,我依然堅持做一個誠摯淳樸善良的人。
因為生活的貧窮艱辛,母親練成了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的本領。家裡,無論什麼飯都會做,而且做得非常可口,比如高粱面石窩子,又硬又苦,十分難咽,但母親切成細條,用醋、蔥、蒜、姜等調料,油炸,再調上黃菜,真的口味瞬間大變,好吃可口。我們穿的衣服,都是母親親手剪裁縫製。我們穿的布鞋,也是母親親手做成。在外,什麼季節種什麼莊稼,母親都會,什麼「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種早不慌,起早不忙;莊稼怕旱,幹活怕站;冬天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等等這些農家諺語,母親張口即來,其實,她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因為幾十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曾記得我小學三年級時,鉛筆字寫得非常好,書寫的稿紙被老師張貼在學校的光榮牆上,媽媽知道後無比高興,中午給我們吃了白面麵條。那時,母親望子成龍殷殷期盼的心情特別強烈。雖然後來當兒子的我並未成為什麼優秀的人才,但在媽媽的心中,兒子永遠是最好的。,時過境遷,想來不由得讓人潸然淚下。
後來,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和問題,母親總會教育我們,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努力,即使不成功,也不會後悔了。正如現在只管前行,莫問前程,道理如出一轍。
再後來,有了孫輩們,媽媽雖然含飴弄孫,享受着天倫之樂,但對孫輩的操心更大了,又怕餓着,又怕凍着,就是這樣為兒孫,為別人操勞,奉獻着愛,從來不求索取,幾十年默默付出,無怨無悔。
媽媽雖然是位農村婦女,但她為人友善,好學上進,堅持執着,任勞任怨,言傳身教。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我曾經年少輕狂,不懂孝敬父母,而今的我已悔之晚矣,惟有把媽媽傳承給我們的優良好家風發揚廣大,才是對媽媽最大的感恩與回報。媽媽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有時迷茫的我捫心自問:「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恍惚中,媽媽用她的一生告誡我:「人活着,是為了愛,為了他人的愛,為了愛他人」。是啊!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至,讓我們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吧。
母愛是糖,甜蜜無比,母愛似水,綿延不絕。媽媽的愛給了我幸福快樂的童年,雖然母親已離我們而去十三年之久,但母親的諄諄教誨,如陽光雨露一直滋潤着我,沐浴着走向成長。兒時在燭光中的媽媽,是那麼的熟悉慈祥,對媽媽的思念時時盈滿心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媽媽,對不住您,請原諒兒子的不孝,沒有來得及好好孝敬您,每每想起,愧疚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湧出,我只能在夢中與您相見。點亮心香一瓣,願您在天堂安好,但願有來生,我們再做母子,讓兒子好好地愛着您,「媽媽,我永遠愛着您,直到天荒地老!」[1]
作者簡介
李興盛,男,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經濟師,註冊安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