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煙臺市濱海生態水文過程與環境安全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煙臺市濱海生態水文過程與環境安全重點實驗室依託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自然地理學進行建設,緊扣現代高效農業和環境安全的重大技術需求,根據濱海水資源高效利用學科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圍繞濱海生態水文過程與優化調控、土壤-植物-水信息捕獲與精準灌溉、低質土地障礙機理與提質增效3個研究方向,針對濱海的主要土地利用,實時監測植被和土壤的水肥熱動態變化和互饋機制,基於理論研究,通過不同技術措施調控,達到節水、增效、減污的生態環境友好性的土地利用要求。致力於建立三維土壤[1]-植物水分快速、實時捕獲,結合水文過程與植物需水規律,實現精準灌溉理論創新與技術集成、掌握鹽鹼土的改良和修復等重大核心技術,構建具有特色的濱海水土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體系,提高有限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促進障礙土地的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保障區域水土安全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承擔項目

實驗室先後承擔各級各類項目30餘項,包括國際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8項、青年基金10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項。實驗室骨幹人員發表論文具有國際性、前沿性、涉及領域廣的特點,回答了生態學[2]水文學、土壤學、農學等領域的一系列熱點科學問題,研究內容包括科研方法論、基礎理論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等。其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論文50篇以上,國際頂尖、科學院分區一區和Top期刊論文50篇以上。同時開展了一批技術集成與成果轉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相關資訊

獲批立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魯東大學國際合作項目「出圈」

近日,科技部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結果,由魯東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司炳成教授牽頭並聯合以色列農業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協同深層土壤水與灌溉:構建應對果園頻繁乾旱的新型水管理模式》成功立項。該項目是魯東大學首次獲批立項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也是該校獲批的第一個國際合作項目,該項目在此批次全國共計提交1900餘項,獲批47項,資助率為2.47%。

據了解,該項目在深剖面生態水文研究優勢的基礎上,基於多功能傳感器的先進灌溉技術,在傳統基於靜態土壤含水量評價土壤水有效的基礎上,引入土壤水滯留時間,將土壤水有效性動態化,重新定義土壤有效水的計算方法,並從土壤水分動態變化、植物蒸騰水分來源、樹木水分傳輸安全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等多個角度,解析深層土壤有效水對果樹抗旱的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發展深層土壤灌溉技術,以滯留時間和水分利用效率為衡量指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深層土壤灌溉制度,使有限的水資源合理分配至深層土壤,以激活深層土壤水庫的生態功能,該項目的實施將是落實我國水利部《國家節水行動方案》、保障國家水安全和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為我國黃土高原和膠東半島兩大蘋果主產區的現代化灌溉管理、地區水文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改善提供關鍵性技術支撐和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土壤?它怎麼來的 ,搜狐,2023-03-15
  2. 專業介紹|生態學專業 ,搜狐,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