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燙熨療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燙熨療法

《燙熨療法》是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書籍,該書介紹了燙熨療法的起源、治療方法、療效等內容,是治療疾病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基本信息

書名; 燙熨療法

作者; 程紹魯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4月1日

目錄

1圖書信息

2內容簡介

3作者簡介

4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燙熨療法

作 者:程紹魯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4月1日

ISBN: 9787117126755

開本: 16開

定價: 19.00元

內容簡介

《燙熨療法》內容簡介:燙熨療法起源於中國,與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是中醫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應用發熱的容器在人體的一定部位上進行燙熨或滾動、摩擦來達到防病、治病的療法,其簡便安全、清潔環保,是治療疾病最簡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此法自古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是祖國醫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自祖先使用陶瓷缽內裝有燒紅的木炭,在人體疼痛的部位進行燙熨治療開始,這種療法在我國應用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從仰韶和半坡出土文物中有燙熨工具的實物)。最早的文字記載始見於《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病在骨,淬針藥熨。"《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素問·血氣形志》:"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述了秦越人用熨法治療虢太子的屍厥病,司馬貞《索隱》:"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物熨帖。"清代燙熨療法已有較詳盡的論述。但是,民國時期由於當時的政府歧視排斥中醫的政策,因而使這一療法流散於民間。近幾十年來,國家十分重視民間醫藥的挖掘、繼承、整理和研究工作,以及與現代針灸理論不斷滲透,使該療法更趨完善,由於該法是以燙熨代針灸,所以適用於針法和灸法許多臨床病症的治療。

作者簡介

程紹魯,男,1951年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學學歷,貴陽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原任貴陽醫學院針灸教研室主任、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於1995年通過人才引進至廈門市中醫院,現任中國廈門國際中醫培訓交流中心、廈門市華僑醫院與福建中醫學院附屬廈門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福建省針灸學會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廈門市針灸學會副會長。廈門市中醫院針灸科學科帶頭人:從事針灸臨床30年,擅長應用針灸療法和燙熨療法治療多種神經、消化和運動系統疑難雜瘸,擅長應用現代科技與傳統醫學相結合研製出多種針灸器械,曾經多次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成果獎一項,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授予三等獎一次,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貴州省科技進步四等獎二項和多項國家專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生物陶瓷熱敷袋治療頸肩背部風濕痹症的臨床觀察》、《生物陶瓷火罐的研製與應用》、《生物陶瓷溫灸球與艾火隔姜灸的性能比較》等十餘篇論著分別發表於《中國針灸》、《針刺研究》、《針灸臨床雜誌》等雜誌。

圖書目錄

上篇 燙熨基礎

第一章 經絡腧穴總論

一、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一)經絡起源於針灸的醫療實踐

(二)腧穴的發現是經絡概念的萌芽

(三)金屬針的發明,促進了經絡學說的發展

(四)陰陽五行與醫學的結合,使經絡學說理論更趨完善

(五)古代解剖學為經絡學說提供了實驗依據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二經別

(四)十二經筋

(五)十二皮部

(六)十五絡脈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走向交接和流注規律

四、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及病候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五、奇經八脈的循行和生理功能

(一)督脈

(二)任脈

(三)沖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和陽蹺脈

(六)陰維脈和陽維脈

六、經絡的作用

(一)生理方面

(二)病理方面

(三)診斷方面

(四)治療方面

七、腧穴的分類

八、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類

(二)物象類

(三)人體類

九、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

(二)手指同身寸

十、腧穴的治療作用

(一)局部治療作用

(二)遠端治療作用

(三)特殊治療作用

十一、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背俞穴及募穴

(五)郄穴

(六)下合穴

(七)八脈交會穴

(八)八會穴

(九)交會穴

十二、十四經脈腧穴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十三)督脈

(十四)任脈

第二章 傳統燙熨療法

一、燙熨療法的起源

二、民間常用的燙熨療法

(一)鹽姜燙

(二)壺燙

(三)藥燙

(四)水燙

(五)卵石燙

(六)醋椒燙

(七)姜燙

(八)灰土燙

(九)蔥燙

(十)酒燙

(十一)烙鐵燙

(十二)砭石燙

(十三)磚頭燙

第三章 現代燙熨療法

一、遠紅外線

(一)特殊光線

(二)生育光線、生命光線

(三)遠紅外線與人體健康的關係

(四)遠紅外線的治療作用

(五)遠紅外線與人體正氣的關係

……

中篇 燙熨工具

第四章 天然遠紅外線燙熨材料

第五章 人工遠紅外線燙熨材料

第六章 燙熨療法常用工具

下篇 燙熨治療

第七章 內科疾病

第八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九章 骨傷科疾病

第十章 婦科疾病

第十一章 其他系統疾病

第十二章 燙熨保健療法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