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熱河[1],簡稱熱,省會承德市,是中國舊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1914年2月劃出,1955年7月29日撤銷。位於目前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帶。包括現河北省的承德地區、內蒙的赤峰地區、通遼部分地區、遼寧的朝陽、阜新、葫蘆島市建昌縣地區。
名稱來歷
熱河,名稱來源自蒙語"哈倫告盧",意思是熱的河流,流經承德市的武烈河,上中游有溫泉注入,故而冬日非嚴寒而不封凍。冬日清晨,水汽遇寒冷空氣而凝結成霧,故稱熱河。
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 轄20縣20旗
縣: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阜新縣,建平縣,綏東縣,赤峰縣,開魯縣,林西縣,圍場縣,經棚縣,林東縣,魯北縣,天山縣,寧城縣,凌南縣
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爾喀旗,錫埒圖庫倫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敖漢南旗,奈曼旗,喀爾喀左翼旗,札魯特左翼旗,札魯特右翼旗,阿魯科爾沁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 轄2市16縣4旗
省轄市:承德市、赤峰市: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建昌縣、建平縣、赤峰縣、寧城縣、圍場縣、烏丹縣、青龍縣、興隆縣、北票縣
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人口地理
面積17萬9982.05平方公里,人口1947年上半年統計為610萬9866人,下半年統計為619萬6974人。
中西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東部是平坦寬闊的台地,全省主要為遼河流域,以西遼河為主,南方還有灤河,東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與河谷丘陵錯綜。
歷任官員
中華民國時期
熱河省政府主席
湯玉麟(1928年12月-1933年3月)
繆征流(1940年5月-1941年12月)
劉多荃(1941年12月-1948年2月)
范漢傑(1948年2月-1948年6月)
孫渡(1948年6月-1949年12月)
歷史沿革
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脫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所轄區域包括原直隸熱河都統管轄的14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昭烏達盟的12個旗併入。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四省之一。轄15縣和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縣(現承德市)。由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
1933年3月熱河省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劃入滿洲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熱河省恢復以前的行政區劃。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增設
寧城、凌南、魯北、天山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包括: 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阜新縣,建平縣,綏東縣,赤峰縣,開魯縣,林西縣,圍場縣,經棚縣,林東縣,魯北縣,天山縣,寧城縣,凌南縣,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爾喀旗,錫埒圖庫倫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敖漢南旗,奈曼旗,喀爾喀左翼旗,札魯特左翼旗,札魯特右翼旗,阿魯科爾沁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保留熱河省,重新劃分為2市、16縣、4旗: 承德市、赤峰市;承德縣、赤峰縣、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寧城、圍場、烏丹、青龍、隆化、豐寧、灤平、興隆、北票、朝陽等16縣及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等4旗。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熱河省。原熱河省所屬承德市及承德、平泉、青龍、興隆、灤平、豐寧、隆化、圍場等8縣劃歸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陽、北票等5縣及喀喇沁左旗劃歸遼寧省;赤峰、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歷任政府領導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928年)
熱河都統
熊希齡:1912年4月 - 1913年7月
薑桂題:1913年8月 - 1921年9月(署理)
汲金純:1921年9月 - 1922年5月
王懷慶:1922年5月 - 1924年7月
米振標:1924年7月 - 12月(署理)
闞朝璽:1924年12月 - 1925年12月
宋哲元:1925年12月 - 1926年4月
湯玉麟:1926年4月 - 1928年12月(至1927年8月署理)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時期(1928年-1948年)
1928年9月17日熱河省成立。
熱河省政府主席
湯玉麟(1928年12月-1933年3月)
繆澄鎏(1940年5月3日-1941年12月)
劉多荃(1941年12月9日-1948年2月)
范漢傑(1948年2月18日-1948年6月)
孫渡(1948年6月22日-?)
偽滿洲國時期(1933年-1945年)
熱河省省長
張海鵬(1933年5月3日-1934年11月)
劉夢庚(1934年12月1日-1937年6月)
金名世(1937年7月1日-1940年5月)
王允卿(1940年5月21日-1941年1月)
張聯文(1941年1月16日-1942年7月18日)
馬冠標(1942年7月18日-1943年9月13日)
姜全我(1943年9月13日-1945年)(病逝於任上)
孫柏芳(1945年5月12日-1945年10月)
中華民國時期中共領導下的人民政權組織(1945年-1948年)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在熱河省舉行熱河省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熱河省政府主席。
熱河省政府主席
李運昌(1945年11月-1948年1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8年-1955年)
1948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軍收復承德,熱河全省解放。成立熱河省,歸東北局領導。1949年1月10日成立熱河省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5年2月成立熱河省人民委員會。
熱河省政府主席
李運昌(1948年11月-1949年1月)
熱河省人民政府主席
李運昌(1949年1月-1949年4月)
羅成德(1949年4月-1952年10月)(1953年1月19日正式免職)
沈越(1952年10月-1955年1月)(1953年1月任命)
熱河省省長
王國權(1955年2月-1955年7月)
撤銷舊時省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
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決議
(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准國務院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建議。茲決定:
一、撤銷熱河省,將熱河省所屬行政區域,按國務院建議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二、撤銷西康省,將西康省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四川省。
三、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為:省、直轄市二十五人至五十五人,人口特多的省,必須超過五十五人的時候,須經國務院批准。
(《人民日報》19550731 第2 版)
撤銷原因
"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是由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醞釀並提出的。1935年12月20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發表《對內蒙古人民宣言》,提出"取消熱、察、綏三行省之名稱與實際行政組織"。1949年3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期間與烏蘭夫談話時指出:"我們一定要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
新中國成立後,內蒙古自治區具備了實現統一的民族區域自治的條件。1949年4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從5月起,原屬遼北省的哲里木盟和熱河省的昭烏達盟劃歸內蒙古自治政府管轄。1950年1月,周恩來與烏蘭夫協商確定,"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的實施原則是"既要尊重歷史,又要照顧現實"。此後,實現內蒙古統一的民族區域自治遵循着這一原則逐步展開。
新中國在國民經濟有所恢復並初步發展的基礎上,逐步開始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與之相適應,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改變大行政區機構,加強省、市級人民政府的責任,調整省、區建制。民族自治地方除在建制中調整本地行政區劃外,還開展了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撤併省制。
由於歷史原因,內蒙古自治區的察哈爾盟與察哈爾省北部毗鄰地區,民族雜居,行政管轄交錯。新中國成立後,察哈爾省與內蒙古自治區重新劃分邊界,1950年9月,原屬察哈爾省管轄的蒙漢民族雜居的化德、寶源、多倫部分地區被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52年,察哈爾省建制撤銷。
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從人民政府合署辦公到行政區域合併,是恢復內蒙古歷史上的本來面貌最為關鍵的一步,周恩來稱"這是一個創舉"。綏遠設省立縣,是舊中國強制把聚居的蒙古民族分割開來的手段。新中國實行民族平等政策,理所當然要改變這一不合理的狀況。綏遠是重工業區,漢族人口多,蒙古族人口少。對於蒙綏合併問題,毛澤東曾明確指示,要"開兩扇門",一扇門是蒙古族人民要歡迎漢族人民去開發白雲鄂博鐵礦、建設包頭鋼鐵企業,一扇門是漢族人民要支持把綏遠合併於內蒙古自治區,實現內蒙古統一自治。
1952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綏遠省人民政府由政務院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各有重點",省的一般行政事宜和非民族自治區工作領導重點在中央,轄區內各盟旗民族事務領導重點在內蒙古。綏遠省除伊克昭盟和烏蘭察布盟兩個"民族自治區"外,其他為民族雜居區。為加強民族工作、精簡機構、提高工作效率,1953年11月1日,綏遠省人民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合署辦公。
1954年1月13日,綏遠省第一屆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通過《關於中共中央蒙綏分局建議綏遠、內蒙古合併,撤銷綏遠省建制案》,決定綏遠、內蒙古合併後,統一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其中伊克昭盟自治區、烏蘭察布盟自治區政府均分別改稱"盟人民政府",不再作為一級民族自治機關,而成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下的一級地方政權。1954年3月6日,綏遠、內蒙古正式合併,綏遠省制撤銷。
1955年7月30日,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關於撤銷熱河省建制的決議,將原屬熱河省的寧城、赤峰、烏丹等3縣和敖汗旗、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由昭烏達盟人民委員會領導。
熱河戰役
熱河戰役,又叫熱河事變,熱河抗戰。發生於熱河省,時間為1933年2月至3月。由於滿洲國成立時,《建國宣言》中即曾表達過凡長城以北關外東北四省均為滿洲國法理領土熱河為滿洲一部份。於是日本 方面即根據《日滿議定書》,積極侵略熱河。因為中國國內輿論普遍不願意承認滿洲國,2月1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宋子文至北平,與包括張學良、宋哲元等27名將領一起發表"保衛"熱河通電。2月21日,熱河戰役爆發。裝備不良,士氣低落的東北軍節節敗退,3月4日省會承德失守,熱河全境淪陷,至此東北全境淪入偽滿統治之下,東北軍關外餘部部分轉入游擊戰參加東北抗日義勇軍,繼續與日軍及偽滿鬥爭,另一部分轉入長城沿線參加長城抗戰,之後撤入關內,與之前撤入關內的東北軍繼續活躍在抗日戰場,期盼有朝一日"打回東北去"。承德淪陷幾日之後,古北口淪陷,熱河抗戰結束,長城抗戰開始。
旅遊文化
皮影藝術
熱河皮影 熱河皮影
熱河皮影的起源,林林總總,各式各樣,說法不一。因皮影劇本叫"影卷",也稱"影經",早些年所用伴奏樂器又與道士誦經時使用的大鐃、大鈸、笙、管、木魚等樂器相同,被認為其產生與道教有關。熱河一帶所傳,"影經"脫胎於蒙古喇嘛的誦經。據介紹,"灤州皮影"的形成與演進情況是,北宋時金人南侵,皮影隨之流傳至臨安,後又傳到北方幽燕一帶,這一帶的皮影被稱為"西路皮影";稱"涿州影"為"腹影",也稱"東路影";稱明朝萬曆年間灤縣安各莊落弟舉子黃振中由京師帶回家鄉,結合當地語言,重新創編後,並已擺脫原來說唱形式窠臼的皮影為"灤州皮影"。經若干年的衍變,"灤州皮影"又分解出"邊外影"(即"熱河皮影")、"雙城影"和"遼南影"。
熱河皮影曾分為"熱北影"與"熱南影兩支,"熱南影"直接源於"灤州皮影";"熱北影"歷史上雖受過"灤州皮影"的影響,但因較少、較晚,故而有其自身的發展與衍變過程。
原熱河南部的"邊外影"分布在建昌、青龍、寬城、平泉、承德、興隆一帶,如按"灤州皮影"流入情況與"邊外影"演員世系推算,它已有二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但從"灤州皮影"派生出來,形成"北路"的"邊外影",還有一個吸收和衍變的過程。
風情舞蹈
由著名導演高爾棣和編舞專家唐文娟聯手打造的大型原創多媒體風情舞蹈詩《帝苑夢華》在改造一新的熱河展演基地進行公演。該演出是一場承德演藝界的時尚盛宴,更是一首原生態的承德歷史文化交響史詩。
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與河北暢達集團合作打造的熱河展演基地由原承德體育館改建而成,該項目為河北省"十二五"規劃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熱河展演基地以多功能劇院為定位,集演藝、音樂廳、電影、文化展示、酒吧、遊戲、藝術培訓等多文化元素於一體的文化基地,成為國際旅遊城市建設中的承德新文化地標。依託熱河展演基地,我市重資打造了旅遊演藝精品--大型多媒體風情歌舞詩《帝苑夢華》。
《帝苑夢華》在深入挖掘承德歷史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藝術化地展示了康乾盛世時期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兄弟團結友好、萬眾歸心、八方來朝的生活場景。全場分《澄碧天心》、《金甲耀秋》、《紫氣山莊》、《風華情韻》、《千秋形勝》五部分。表現形式上,將音樂、舞蹈、幻術、雜技、多媒體動態視頻等多種現代藝術形式搬上舞台,以魔幻、刺激、驚奇、瑰麗創造一種激情、奢華、唯美的純視聽享受。在具有鮮明承德文化特徵的基礎上,完美融合傳統與現代、民族性與地域性、歷史沉澱與民族風情,亦真亦幻地再現了一個藝術的避暑山莊,展示出了如詩如夢的承德風采。
這台演出匯集了各方"大腕":中國東方歌舞團原總導演組組長高爾棣先生出任藝術總監;中國東方歌舞團編舞專家唐文娟任總導演;原中央民族樂團藝術創作室主任劉麟創作了腳本;空政歌舞團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戴延年擔綱舞美總設計;北京奧運會原班數字影像團隊--北京水晶石影視傳媒公司擔綱多媒體設計……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韓福才表示,《帝苑夢華》將會成為承德旅遊全新的看點和河北文化旅遊演藝舞台的閃亮名片。
- ↑ 戲水熱河 河北行14,新浪博客,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