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形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形學院

圖片來自ruten

無形學院一詞首先出現於羅伯特•波義耳於1646年和1647年寫的兩封信中,信裡描述倫敦小酒館中的午餐會,當時尚無正式的期刊出版,科學家總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書籍,而且透過私人通信、書店瀏覽和私下傳閱等方式來進行交流,此即為無形學院。[1]

介紹

科學家一方面生產資訊,將研究成果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管道傳播出去,另一方面尋求資訊,亦藉由正式與非正式的傳播管道得到資訊,正式的傳播管道以圖書和期刊為主,非正式的管道則包括出席會議、電話交談、私人通信、以及交換論文初稿等。經由非正式的社交接觸與資訊交換,科學家建立起彼此的友誼與討論的習慣,掌握最新科學發展的訊息,此非正式管道即形成無形學院。

廣義的無形學院,泛指科學家之間一套非正式的溝通關係,此現象迄今依然存在,所以,探討學術資訊傳播與尋求行為上,無形學院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無形學院,ru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