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心採取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煤心採取率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煤心是研究地層、構造、煤層、煤質、水文地質及開採技術條件的基本依據,也是評價鑽探工程質量的重要指標。煤心採取率即鑽進所採取煤心實際長度與鑽進實際進尺之比,一般用回次煤心採取率計算。
要求
煤心的採取在不同勘查階段均有不同的要求。在普查階段,由於對於勘查區的地層了解得還不夠,必須保證較高的岩心採取率,以建立完整的地層剖面。在地質構造複雜、煤層對比困難的地區,也必須保證有較高的岩(煤)心採取率,以便尋找標誌,控制構造和對比煤層。對於專門的構造孔、水文孔、參數孔、基準孔和井筒檢查孔等,必須根據鑽孔設計要求,保證有較高的岩(煤)心採取率。對於用來揭露和控制勘查區基本地質情況的主導剖面上的鑽孔,必須保證有較高的煤心採取率,以便控制勘查區構造和煤層變化規律。但在地質構造簡單、煤層穩定的地區或無煤層段,或勘查後期,可布置一些不取心鑽孔。
煤心及其頂、底板的採取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見、止煤深度和煤層厚度的可靠程度以及煤樣的代表性。因此,煤心及其頂、底板採取率是衡量鑽探質量的重要指標。鑽孔見可採煤層,煤心採取率按確定的煤層厚度計算不低於75%;比最低可采厚度薄0.1m的煤層,採取率不低於60%。
計算
煤心採取率是評價鑽探質量、判斷鑽孔資料可靠性的一個重要依據,同時又是計算換層深度和岩層厚度所必須的基礎資料。岩心採取率,即鑽進所採取岩心實際長度與鑽進實際進尺之比,一般用回次岩心採取率。計算公式為:回次心採取率=(回次煤心採取長度/回次進尺)x100%;如果有殘留煤心則計算公式為:回次煤心採取率=(回次煤心採取長度之和/回次進尺-本回次殘留煤心長度+上回次殘留煤心長度)x100%。
檢查
煤心記錄的檢查包括煤心長度、殘留煤心、煤心采長累計、煤心整理和編號等幾個方面。地質人員應認真檢查煤心記錄的各項內容,特別應注意煤心長度的計算和度量是否準確可靠,判斷殘留煤心的依據是否充分,如發現問題,應立即予以糾正。
參考文獻
- ↑ 文字記載前的1500年的歷史都發生了什麼,搜狐,2020-10-14
- ↑ 堯舜禹時期之中國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變遷,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