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遠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熊遠着(1930年7月8日-2017年1月30日),生於湖北竹山,是中國著名的動物遺傳育種學家。他長期致力於動物遺傳育種特別是豬遺傳育種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我國畜牧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大貢獻。熊遠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科學家。青年時代,他因疾病幾度休學,29歲時大學畢業,53歲評為副教授,56歲完成治學生涯中第一個重大科研項目並成為教授。他在69歲時成為中國養豬學界的第一位院士。
他是中國運用數量遺傳學理論進行瘦肉型豬雜交育種的開拓者之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種豬測定中心,先後主持了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主編專著4部。
作為中國運用數量遺傳學理論進行瘦肉型豬雜交育種的開拓者之一,上世紀80年代,熊遠著團隊就培育出我國自己選育的第一個高瘦肉率的豬母本新品種——「湖北白豬」及其品系,又優選出瘦肉率高、質優味美的杜湖豬,運抵香港後名噪一時。當年,許多香港人提起湖北時,都知道東風車和杜湖豬。
畢業後熊遠著留校任教。他一邊承擔着繁重的教學任務,一邊忙碌着種豬資源的調查。在近20年裡,他走遍了全省66個縣市的村村寨寨,併到臨近省份及海南、東北、西北各地調查,足跡踏遍各種村落的豬舍。
白天,熊遠著蹲在農家的圈舍里測量豬的長、高及胸圍,在田間地頭向農家詢問豬的來源及飼養經驗等,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整理調查資料。最終,他與其他學者一道完成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也是惟一的一部《中國豬品種志》。
這段磨礪讓熊遠著終生難忘,更為他後來開展豬種選育與改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熊遠著說,這等於又上了一次大學。 經歷了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洗禮,熊遠著開始了他厚積薄發的科研生涯。此時他已年近半百。
1986年,熊遠著與他的研究集體終於成功培育出我國自己選育的第一個高瘦肉率的豬母本新品種——湖北白豬及其品系,1988年他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
多年來,熊遠著帶領團隊跟蹤世界豬育種研究前沿開展攻關,承擔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他先後培養了博士生70餘人、碩士50餘人、博士後2人,大多成長為我國科研院所的主要學術骨幹,部分已成為國內外著名養豬學專家。[2]
據《長江日報》2月3日報道,1月30日23時30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熊遠著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7歲。[3]
視頻
熊遠著老教授呼籲種豬企業重視育種工作(優酷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