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熬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熬菜俗稱大鍋菜,「熬菜」是河北省大部分地區方言中對大鍋菜的稱呼。可能是幾種完全不同的菜的名字,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做法,味道當然也就完全不一樣。

  • 外文名:āo cài
  • 釋義:「熬」為多音字
  • 原料:南瓜、豆角、西紅柿、土豆,鹽
  • 熬菜 【āo cài】
  • 「熬」為多音字,易讀錯,此處應為第一聲。

熬菜簡介

熬菜,是冀南、魯西、豫北等區域的,一種傳統佳肴的統稱,多用於婚娶、迎嫁,或是給新添小孩子過喜三時,招待親朋、故舊、鄰里、街坊的一種喜菜,因為大鍋熬製,有的地方直接稱作大鍋菜。主要材料一般有:白菜,豬肉、海帶、粉皮、金針(黃花菜)木耳、炸丸子、芫荽、蔥段、三和油(醬油、香油、米醋,)等。

熬菜的做法

原料

白菜,冬瓜,南瓜、豆角、西紅柿、土豆,鹽、五香粉、雞精。

做法

  • 豆角洗淨掰段、南瓜洗淨切成滾塊,土豆洗淨去皮切成滾塊,西紅柿市也切成大一點的塊。
  • 開火,熱油,放入五香粉、豆角、土豆、翻炒幾下。
  • 放入南瓜、鹽翻炒,然後加水,加到能淹沒南瓜一半的水,蓋上鍋蓋。
  • 等大概10分鐘,再開鍋蓋翻一翻,南瓜熬爛得差不多了,汁也很濃了,就放入西紅柿,放入雞精,翻炒幾個就可以出鍋。

南和的熬菜

南和所說的熬菜,這裡並沒有說是「南和熬菜」,可能整個邢台或更遠的地方都有這種做法,只因在下去的地方不多,恐怕各地做法略有不同,也只能先這麼說了。(南和是河北邢台南和。)

首先,要大鍋一個,要90厘米、120厘米或者更大的大鍋;另外,比前述稍小點的大鍋一個。如果用家裡的小個頭的鍋,把原料按比例縮減,做出來的味道也不錯,但是那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味道了。

主料

一般是白菜,或者冬瓜,或者豆芽也行;豆腐;豬肉;粉條。一般這就行了,當然,如果嫌少也可以有別的材料添加,比如別的菜,海帶、素丸子、餅條、煎餅、黃豆、花生,甚至大米也行。

輔料

油、鹽、醬、醬油、醋、香油、料酒、味精、蔥、姜、蒜、辣椒、西紅柿、芫荽、花椒、大料、燉肉香料。各個地方的做法不同,所以輔料可能還有別的。

做法

  1. 注意:分開放,別混在一起了。
  2. 白菜(或冬瓜/豆芽)用水煮到半熟,別給熟過頭了就行。如果粉條質量好,這時也可一塊兒煮了,或者後面再加也行。
  3. 加油,熱了炒肉,加料醬油、料酒、蔥、姜、蒜、辣椒、花椒、大料、桂皮……炒好前加鹽。
  4. 豆腐切成2×5×15左右的塊,大鍋油炸,炸出外皮。晾一下斜切成6到8塊。
  5. 油起鍋,加鹽、醬、醬油、醋、[[味精]、蔥、姜、蒜、西紅柿、花椒、大料。加香油。

後期合成

把上面提到的東西放在一起。

大鍋燒水,加步驟1的菜、步驟2的肉,小火燉着,你可以去休息一會兒了。回來後加步驟3,可以加前面所述的別的菜,粉條、海帶等,如果有的話。小火燉,你可以去看場電影或干點別的。回來後加步驟4,這得按自己的口味來加了。稍候一會兒。下面是出鍋,加芫荽。——因為有些人不喜歡芫荽,所以可以不加,跟着上桌讓客人自己加也行。

熬菜的做法

  1. 先將所有的菜(白菜,西葫蘆,土豆,尖辣椒),切滾刀塊,備用。
  2. 豆腐一切為2,一部分切正方形小塊,一部分切大片。圖為正方形小塊。
  3. 將乾粉條,煮軟,撈出,控干水分,備用。
  4. 長山藥削皮,切片,用水洗5~6遍,控干水分,備用。
  5. 將蔥,辣椒,蒜,切碎,備用。
  6. 炸制豆腐片,土豆塊,油可以稍微多一些,炸至金黃,即可撈出。圖為炸豆腐。
  7. 另起一口鍋,鍋內倒油,油的多少,根據你的菜量定。
  8. 油熱至八成放干辣椒,蔥,蒜,炒出香味,依次放入白菜,西葫蘆,長山藥,尖辣椒,豆腐塊。
  9. 翻炒之後加鹽,海帶絲,粉條,油炸土豆,油炸豆腐塊(豆腐油炸完後,放涼,切塊),醬油繼續翻炒。
  10. 翻炒1~2分鐘之後鍋里加水(涼水或熱水都可以,加多少,看你的菜量定)。
  11. 鍋里的湯沸騰後,燉至3~5分鐘,讓所有的菜入味,快好時,加入水澱粉,使其變濃稠,再次等鍋里沸騰,即可出鍋[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