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燕峒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燕峒鄉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下轄鄉,位於德保縣南部,東與龍光鄉相鄰,南與靖西市同德鄉交界,西與靖西市武平鄉接壤,北與城關鎮榮華鄉毗鄰,行政區域面積326.3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燕峒鄉戶籍人口有3.45萬人;以壯族為主。截至2019年10月,燕峒鄉下轄19個行政村。 2018年,燕峒鄉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1]

中文名: 燕峒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

地理位置:德保縣南部

面 積: 326.39 km²

下轄地區: 19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76

氣候條件: 熱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45 萬(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車牌代碼: 桂L

建置沿革

清光緒,歸屬先鋒甲、欽甲;清咸豐年間,歸屬永安、安全、欽甲六坡三團。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分為燕峒、旺峒、蘭堂、欽甲四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裁撤蘭堂和旺美、欽甲3鄉,同年4月,增設旺美鄉,旺峒鄉改為興旺鄉,燕峒鄉改為欽燕鄉。

1949年,又恢復蘭堂鄉,燕峒鄉。

1950年元月,調整為燕峒、蘭堂、旺美、欽甲、旺峒5個小鄉。

1951年8月,5個小鄉屬四區管轄。

1952—1954年,四區又分為燕峒、欽甲、合信、平安、興旺、江妙、蘭堂、旺祿、聯章、堪華、那布、巴隆、平城、洪義、旺美、多學16個小鄉。

1958年,改區為公社,並重新命名,燕峒區改稱鋼鐵人民公社,小鄉亦改為大隊。

1959年5月,復稱燕峒人民公社。

1962年,又稱燕峒區,區以下仍稱大隊;區域一直到1987年8月保持不變。

1984年,復稱燕峒鄉。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燕峒鄉稻作風俗有開耕、播種、祭青苗、洗剪具等。祭青苗在農曆七月間,舊時閉城門,禁行人,戶間各戶烹腸煮酒于田間聚飲,一日而罷。飲食風俗有打血、筐燙肉、血腸、酸肉、酸魚、霉乾菜、竹棒飲、豆腐團、麥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雞、金鍋飯、馬由炒冷飯、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紅薯窯、花生窯等。婚俗中有答歌為婚,結婚中有定婚禮、結婚、包辦婚禮,還有分姓、送種子、哭嫁、拜別父母、賞新娘、三朝回門認新等各俗。生育風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滿月、百日、盤花扣銷、掛彩等習俗。節日慶賀習俗除夕、元宵、土地公、掃墓、端午、牛魂、中元、中秋、霜降、送灶王等風俗各異的節日。牛魂一節每年於農曆五月舉行,是日,鄉間各戶染五色糯米飯,宰豬祭禮供奉耕牛,用雞、鴨肉來犒勞耕牛。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年(1941年),欽甲鄉那葵和多信兩村撥歸那懷鄉管轄;旺峒鄉的美村、旺村、洪鵝3村撥歸凌甲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原蘭堂鄉那沙、三卡撥歸燕峒鄉;原欽甲鄉的石牌、權城、多旁、坡州、上欽、下欽、欽造、要琴8村撥歸燕峒鄉;原旺美鄉的多勿村撥歸燕峒鄉。

1987年9月23日,增設興旺鄉,把燕峒鄉的興旺、那布、巴龍、晚江、那茶、隴沙、美圩、錄旺、旺屯9個村撥給新設的興旺鄉。

1990年,燕峒鄉轄欽甲、平城、欽合、多龍、坎華(寶堂)、燕峒、平安、聯章、隴力、古桃10個行政村。

2017年,燕峒鄉下轄燕峒、保堂、平安、下丈、城屯、下欽、多龍、利屯、隴力、古桃、興旺、巴龍、那布、晚江、那茶、隴沙、六旺、旺屯、美圩等19個行政村203個自然屯268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10月,燕峒鄉下轄19個行政村:燕峒村、古桃村、保堂村、下丈村、平安村、隴力村、利屯村、城屯村、下欽村、多龍村、興旺村、那布村、巴龍村、晚江村、那茶村、隴沙村、旺屯村、美圩村、六旺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燕峒鄉位於德保縣南部,東與龍光鄉相鄰,南與靖西市同德鄉交界,西與靖西市武平鄉接壤,北與城關鎮、榮華鄉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326.3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燕峒鄉地處峰林谷地,鄉內石山屬於隴陽山脈的一部分。

氣候

燕峒鄉年平均降雨量1972毫米,比其他村多400—700毫米;最多月降雨量828毫米,最多日降雨量290毫米。

水文

燕峒鄉主要河流為楚定河。

自然資源

燕峒鄉有耕地總面積22.45平方千米,其中水田13.89平方千米,旱地8.56平方千米,有林地面積154.43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63.03%;礦產資源有銅礦等; 另有念諾水庫。

人口

2017年末,燕峒鄉總人口為8285戶33905人,以壯族為主。

截至2018年末,燕峒鄉戶籍人口有3.45萬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燕峒鄉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2017年,燕峒鄉種植各類糧食作物20.67平方千米,;烤煙種植面積285.80萬平方米,交售干煙12350擔,產值1378萬元;桑蠶調苗1128.30萬株,新植桑園面積150.07萬平方米,發展桑農192戶,建設獨立蠶房69個,產值675.30萬元;新植柑橘類水果80.00萬平方米;甘蔗新植面積32.47萬平方米,宿根蔗為36.00萬平方米;那布村六屯黑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存欄黑豬540頭,其中母豬179頭,年產值143.20萬元;完成保堂村黑豬養殖小區建設,進母豬100頭;扶持祥亮養殖合作社30萬元用於恢復寶座林下養殖小區養殖,出欄肉雞42萬多羽;種植大果油茶13.33萬平方米;種植山豆根、鴉膽子等珍貴中草藥6.67萬平方米。林業方面,造林30.67萬平方米,全民義務植樹7.20萬株。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燕峒鄉有1所中學,2所中心校,2所村完小,3個教學點,在校生2013人,其中初中在校生739人,除正常轉出、轉入、借讀等情況外,流失學生人數33人,認定輟學學生人數2人,年輟學率0.27%;小學在校生1274人,無人輟學,輟學率為0。

文體事業

截至2017年末,燕峒鄉有59個水泥燈光球場,1個文化站,有19家農家書屋;有燕峒、興旺、下欽、古桃等5個南路壯劇隊。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燕峒鄉有衛生院2所,醫務人員31人,病床35張,年門診4050人次;孕產婦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建卡362人,孕產婦死亡率0%;兩院門診診療人數4050人次,門診報銷人數3261人次,門診報銷金額4.5萬元;住院病人1075人次,住院報銷金額44.2萬元;兩院業務總收入83.3萬元;完成健康檔案規範化電子建檔立卡21361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範建檔率達到74.96%以上,健康檔案使用更新率分別達到85%以上;新生兒死亡率2.7‰,產前管理362人,產後訪視356人;全鄉有19個村衛生室,有村醫20人。

社會保障

2017年,燕峒鄉發放年滿60周歲以上人員的養老金5459人次共計51.86萬元,發放率100%;完成新農保參保繳費13109人,繳費率92.15%,全民參保登記錄入3820人,完成率100%;危房改造方面,全鄉落實危改到戶19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開工157戶,竣工125戶(其中建檔立卡56戶),竣工率79.6%。

精準扶貧

2017年,燕峒鄉應納盡納貧困戶58戶224人,退出返貧戶27戶131人,剔除錯評貧困戶21戶71人。

基礎設施

2017年,燕峒鄉完成「一事一議」24個項目的申報工作,完成保堂村隴內屯籃球場、燕峒村寶弄屯太陽能路燈、隴力村多物屯屯內巷道硬化等21個項目建設,財政獎補332.41萬元;發放棉被、衣物等物資折合人民幣8.35萬元,救助306人,發放民政醫療救助48.82萬元,救助330人,臨時救助10.50萬元,救助74人,發放孤兒保險9人。

交通運輸

燕峒鄉有213省道貫穿全鄉境內,另有百色至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省道「213」線途徑那布村、興旺街上、古桃村、燕峒街上。農村公路有:二級路口至保堂屯,長358米,水泥路面;二級路口至果榮屯,長937米,水泥路面;巴龍村多洋至底布屯,長2.39千米,水泥路面;213省道至足皮屯,長1.35千米,水泥路面;隴力公路至晚龍屯,長420米,水泥路面;213省道至六屯,長2176米,水泥路面;利屯至下欽公路岔路——隴邑,長2.49千米,水泥路面;交通工具以中巴車、麵包車、三輪車和摩托車為主,2017年,全鄉共有中、大型客車48輛,小型客車106輛,三輪車47輛,貨車69輛,農用車130輛,摩托車5200多輛。客運路線有:興旺—德保,燕峒—德保,銅礦—德保。

風景名勝

綜述

燕峒鄉境內有AAAA級景區吉星岩和國家級矮馬保種場、燕峒村太平屯磨霞洞景區。

吉星岩景區

吉星岩位於燕峒鄉那布村吉岩屯,距縣城13千米,為國家級4A旅遊景區,吉星岩前門有一棵千年七葉樹和一棵桑樹王;有吉星岩洞,洞內水陸兼備,上下共有四層,各層寬5—40米,高3—20米,全程約2千米,洞內分為吉星迎賓、壯鄉聽海、雲山鑒水、詩畫田園、幽靜奇觀等五個遊覽大廳;洞內有一特色鈣華池,該池由鈣華堆積而成的堤埂而形成,成群分布,依地勢層層疊疊,狀若梯田,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白色的鈣華池中,有着一尊黑色的大鐘。

視頻

廣西燕峒鄉瓊屯女兒回娘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