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燕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燕鸌(學名:Bulweria bulwerii)是一種小型鷗狀海鳥,體長可達30厘米。

外形像一隻巨大的海燕帶着長長的翅和長長的尾,全身黑褐色,下體較淡;嘴黑色;尾長而窄;呈楔形。

翼上有一條淡色帶,和黑色的飛羽呈明顯對比,即使遠距離飛翔時仍然可見。

另外飛翔時兩翅朝前彎,頭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暫的散開。

喜集群,性活躍,長時間的在海上飛翔,主要以各種小魚為食,繁殖期則棲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島及其附近海面。

該物種是泛熱帶的,在繁殖季節之外的所有三個海洋中都可以找到。

繁殖地包括從亞速爾群島、葡萄牙到佛得角的東大西洋,以及從中國東部和小笠原群島,東部到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島,以及馬克薩斯群島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燕鸌 拉丁學名 Bulweria bulwerii 稱純褐鸌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亞綱 今鳥亞綱 鸌形目
科鸌科屬 燕鸌屬 種燕鸌亞 種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Jardine & Selby, 1828同義學名Aestrelata bulweri

形態特徵

燕鸌是一種活躍的小型海鳥,外形似海燕

翅狹長,向前彎曲;尾長而窄,呈楔形;嘴粗短;鼻管亦短,位於嘴峰基部;頭、頸和整個上體黑褐色;大的翅上覆羽淡褐色,形成明顯的淡色翼帶;下體較淡,多為棕黑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亦為黑褐色。

虹膜黑褐色,鼻管藍色,嘴黑色,嘴角粉紅色,綴有藍色;腳內側粉紅灰色,外側黑色,蹼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260-290毫米;翅199-212毫米;嘴22-23毫米;尾105-119毫米;跗蹠27-29毫米。

棲息環境

燕鸌是溫帶海洋鳥類,除繁殖期外均在海上活動。繁殖期則棲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島及其附近海面。

生活習性

多為留鳥,少數在非繁殖期常向南北海區遊蕩。

喜集群,常成群活動,平常甚活躍,長時間地在海上飛翔,飛翔時兩翅朝前彎,頭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暫的散開。

飛行較海燕更強勁有力,常慌亂振羽往下猛撲及高高在上作環形盤旋。主要以各種小魚為食。在繁殖期發出「chuff」的低吠聲。

分布範圍

原產地:佛得角、中國、法屬圭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基里巴斯、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毛里塔尼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洛哥、北馬里亞納群島、帕勞、葡萄牙、聖赫勒拿,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塞內加爾、西班牙(加納利群島)、東帝汶、美國(夏威夷群島)。

旅鳥:澳大利亞、巴巴多斯、法國、印度、愛爾蘭、意大利、馬爾代夫、荷蘭、南非、斯里蘭卡、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來源不確定:美屬薩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柬埔寨、聖誕島 。 科科斯(基林)群島、庫克群島、科特迪瓦、多米尼加、厄瓜多爾、斐濟、法屬南部領土、岡比亞、瓜德羅普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利比里亞 。

馬達加斯加、馬提尼克島、毛里求斯、墨西哥、瑙魯、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皮特凱恩、團圓、聖盧西亞、薩摩亞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爾、塞拉利昂、所羅門群島、索馬里、蘇里南、泰國、托克勞、湯加、圖瓦盧、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撒哈拉沙漠西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是6-8月。成群繁殖於荒蕪的海岸和海中島嶼上。

營巢於遠洋島嶼地上、岩石下、海岸懸岩洞穴或岩壁縫隙中,也在鬆軟的泥地或沙土地上掘洞為巢。

每窩產卵1枚,呈卵圓形,白色,大小為40-47毫米x30-33毫米,平均43x31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1]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