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爨 |
爨(拼音:cuàn)是漢語二級通用字 ,此字最早見於戰國 ,古字形上部模擬雙手拿着甑,中間是灶口,下部表示用雙手將木柴推進灶口。本義指燒火做飯。與這個意思相關的,都可叫做"爨",如古代稱廚房為"爨室",煮飯的大鍋叫"爨鑊"。"爨"也用作姓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爨
拼音; cuàn
注音; ㄘㄨㄢˋ
平水韻部; 去聲十五翰
部首; 火
筆畫數; 4+26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上中下結構
五筆; WFMO(86);EMGO(98)
統一碼; 基本區-7228
四角號碼; 77809
倉頡碼; HBDDF
鄭碼; NBGU
GBK編碼; ECE0
字級; 二級(6499)
異體字; 㸑、ࠆ�、ऍ�、ए�(其餘見擴展圖冊)
文字溯源
會意字。爨字始見於戰國,古文字的"爨"可以說是一幅生火煮食圖,以《說文解字》小篆(圖2)為例:構件B代表甑,泛指鍋鑊一類炊具;構件A代表將甑放在灶上的雙手。中間的構件C是灶口的象形。下半部則是進柴燒火的縮影:雙手(構件E)把一根根柴火(構件D)推進灶內,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燒着(構件F)。"爨"的本義就是燒火做飯。這種情景在大多數農村、山區是司空見慣,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圖10是《說文》籀文,構型比小篆簡單。這類在文字偏旁中又夾雜着一些象形構件(如"爨"中像灶門的"冂")的象意字,無法確定其為象形字還是會意字。說它是哪一類都有道理、但又不完全準確,這也正是六書理論自身的不足。
以上是秦系文字的"爨",戰國文字另有如下異體:
上列"爨"字主要集中在楚地流行,還有一些其他變體。其字形大概是中部為炊器,下從火,表示燒火做飯的意思。上部所從當是從"允"聲或"允"的省聲。這些異體字在西漢以後就逐漸消亡了。
由於"爨"字形繁雜,後世出現過多種簡化形體。上文提到的《說文》"籀文",乾脆省去了上半部分。但這個字體似乎不通行,後世不見使用。東晉時的爨寶子碑、南朝宋的爨龍顏碑(見"書法欣賞")中的"爨"字都把下面的雙手"大"省去了,火也成了四點,可見當時的書法家也覺得此字難寫。
其後出現的行書、草書,也都把"大"省去,幾乎沒有一個是按原來結構寫的。舊時戲班子裡藝人有時還將用作"演劇"的"爨"寫成音近字"串",於是有串戲、客串等說法。現代通行的"爨"基本沿襲了最複雜的小篆,只是將代表甑的構件B寫成"同",代表雙手的部分寫作"大"。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爨部】七亂切(cuàn)
齊謂之炊爨。楑象持甑,冂為灶口,廾推林內火。凡爨之屬皆從爨。
䏷,籀文爨省。
說文解字注 齊謂炊爨。
各本"謂"下衍"之"字,今正。火部曰:炊,爨也。然則二字互相訓。《孟子》趙注曰:爨,炊也。齊謂炊爨者,齊人謂炊曰爨。古言"謂"則不言"曰",如《毛傳》婦人謂嫁歸是也。特牲、少牢禮注皆曰:爨、灶也。此因爨必於灶,故謂灶為爨。禮器燔柴於爨同。《楚茨》傳曰:爨,饔爨廩爨也。此謂灶。又曰:踖踖,爨灶有容也。此謂炊。
楑*象持甑。
中似甑,楑持之。今本楑*訛臼。
冖為灶口,廾推林內火。
林,柴也。內同納。
凡爨之屬皆從爨。
七亂切。十四部。
䏷,籀文爨省。
然則爨本古文也。
【注釋】①楑*:字形作⍯下無廾。
廣韻 七亂切,去換清 ‖爨聲元3部(cuàn)
爨,炊爨。又姓,《華陽國志》雲:"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雲:"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 爨·康熙筆畫:29 ·部外筆畫:25
古文:䑖
《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並音竄。《說文》:齊謂之炊爨。楑象持甑,冂為灶口,廾推林內火。《玉篇》:灶也。《詩·小雅》:執爨踖踖。傳:爨,饔爨,稟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注:爨,今之灶。主於其灶煑物。《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注:爨,火上。
又姓。《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詳熶字注。
又取絹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義同。《周禮·夏官·挈壺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注: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弦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為平聲,靜音為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注:爨,炊也。及《孟子》以釜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