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沙尼亞防衛聯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沙尼亞防衛聯盟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愛沙尼亞防衛聯盟(愛沙尼亞語:Eesti Kaitseliit,英語:Estonian Defence League),是愛沙尼亞共和國一支准武裝部隊的名稱。其成立宗旨是確保愛沙尼亞的獨立與領土、主權完整,以及憲法秩序與公民自由意志不受外敵脅迫。

愛沙尼亞防衛聯盟前身為愛沙尼亞在1917年俄國革命期間成立的民兵組織「鄉土衛隊」(愛沙尼亞語:Omakaitse),鄉土衛隊於1918年改組為「防衛聯盟」。隨二戰蘇聯占領愛沙尼亞,防衛聯盟因與納粹德國合作遭解散並清算。1990年,愛沙尼亞籌備第二次獨立,防衛聯盟遂以重建。1992年,防衛聯盟納入愛沙尼亞國家軍事編制。

防衛聯盟在國防部防衛政策和軍事戰略指揮下履行法律所賦與任務,包括合法擁有武器、從事軍事訓練及演習、協助災害救援與維護社會治安、配合北約組織進行相關防務合作等。自從俄羅斯在2014年介入烏克蘭內戰[1]後,該組識成員更頻繁地進行「軍事運動」周末演練,強化自身軍事防禦能力。

組織人事

組織

組織下分為15個「區域」單位(愛沙尼亞語:Malev),各區域所負責的地區大多與愛沙尼亞各縣的邊界相吻合。

領導層

防衛聯盟最高級別的長官是「總指揮官」,其職責不是直接指揮戰場,而是主責人員編制、訓練、裝備及組織發展。總指揮官由愛沙尼亞國防軍司令提名並向其負責,由最高統帥正式任命。現任總指揮官為 Meelis Kiili(基理),於2012年履新;參謀長為 Jaak Mee,於2018年上任。

制服

防衛聯盟的標準制服與愛沙尼亞國防軍[2]無異,一律採用愛沙尼亞數碼迷彩制服(ESTDCU)。地區隊員會在某些節日場合(如巡遊)時佩戴具有單位徽章的白色臂章,該習俗是源自一戰時期軍服供應不足,民兵團纏上白色臂帶以區分民與平民,此後於1990年代重新建制時沿襲至今。

軍銜

防衛聯盟的軍銜職銜結構與愛沙尼亞國防軍軍銜相對應,通常使用相同的徽章,而部分全職人員則會使用特定徽章表示職位。

視頻

愛沙尼亞防衛聯盟 相關視頻

愛沙尼亞特種部隊實彈訓練
愛沙尼亞特種部隊實拍混剪,至今仍在使用德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