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父親的軍墾情(陸愛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父親的軍墾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父親的軍墾情》中國當代作家陸愛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父親的軍墾情

作為兵團第二代,我對軍墾戰士建設邊疆的摯愛之情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我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熱愛兵團,熱愛團場,是源於父親對我的諄諄教誨和影響,父親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2016年父親走完了人生之路,但他的英名長存,他為黨的事業做出的無私奉獻精神永遠珍藏在我心中。

我的父親叫陸福壽,1960年從遙遠的蘇州支邊來到新疆,分配到米泉工作,他和職工們開荒造田,挖管溝,修防滲牆,開挖土地,種植農作物,在工作兩年後,調到130團園林隊工作,那時團場物資匱乏,父親住的是地窩子,睡的是紅柳床,吃的是野菜、窩窩頭、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父親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深得人們稱讚。

父親在米泉工作時,忙完了春夏秋季的工作後,人們都在盼望元旦的到來,1961年冬季,人們還在沉睡中,父親半夜起來,找來了乾枯的木條,用鋸子製作爬犁子,自己來來往往往秋天犁過的地里拉運農家肥並一字排開,堆在土地上,他動員母親也參加拉農家肥勞動,父親說「勞動能鍛煉我們的意志,又能為團場建設做貢獻」,許多職工看到父母無私勞動的場景後,紛紛效仿,都加入到無私奉獻的勞動場景中,,第二年,這片土地長出了綠油油的蔬菜,父親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勞作,父親常說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走好人生路,思想要前行,父親從事過多種工作,父親管理過林帶,在養豬場工作過,放過羊,打掃過廁所,種過棉花,在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一生獻給了黨,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我在上小學三年級時問過父親,咱們的家鄉在蘇州,你為什麼來到祖國的邊疆?放棄了魚米之鄉這麼好的地方,來到新疆這艱苦的地方?父親告訴我, 1960年29歲的父親在蘇州渡村擔任隊長,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到新疆去,到艱苦的地方去,父親身為共產黨員帶隊來到米泉工作,在戈壁荒攤從建家園,在勞動中母親也和男同志一樣從事重體力勞動,第一個孩子不幸流產,父母把悲痛深深埋在心裡。

1962年,父母親調到了130團園林隊,住的是地窩子,喝的是澇壩水,從澇壩渠打上來的水,上面漂着羊糞蛋,需要一夜的過濾、沉澱後方可做飯使用,那時我們家做飯,燒的是駱駝刺,薺薺草及干樹葉,在添柴做飯時,我的手上扎滿了駱駝刺,為了解決燒柴問題,每到冬天大雪紛飛的天氣,父母拉上架子床,步行到12公里的戈壁灘撿拾柴火,撿拾梭梭柴、干樹枝,用於冬季燒火取暖,那時父母黑天白天忙於工作,顧不了家裡的6個孩子,我只好帶着弟妹們在家玩丟手絹、石頭剪子布,老鷹捉小雞等遊戲,有時弟弟妹妹一起大哭了起來,我就給他們講故事,跟着鄰居爺爺鈎沙棗,我上小學四年級時,家裡吃的都是玉米面,只有過年時,每家每戶有3公斤白面,清油一家才有150克,只有家裡來客人了,才放一點清油炒菜,為了貼補家裡糧食不足的問題,我和同學們相約到田間路邊掐苜蓿,挖蒲公英、挖掃帚苗、採集艾蒿,拿回家後,母親經過清洗,晾乾水分,拌上玉米面粉,上鍋蒸上20分鐘,出鍋後,拌上點蔥花,我們一家8口人圍坐在桌子上美滋滋的吃起了午飯就着為數不多的玉米面發糕。

那時只要是哨子一響,父母丟下飯碗就出門勞動,在開荒造田的日子裡,領導要求每個職工要完成200趟用爬犁子拉農家肥的任務,父母就和園林隊的同志們步行到7公里遠的7連參加拉運農家肥任務,父母帶着從食堂領來的玉米面發糕,中午在勞動間隙,吃點發糕,用鐵杴鏟雪就着發糕吃,冬天工地的夜晚燈火通明,職工們爭相勞作,直到半夜三點才回到家裡,第二天睡醒後,我們見到父母放聲大哭。

1963年,父親任園林隊種菜班排長,父親帶領20餘名職工,用鐵杴、坎土曼,開挖土地,用耙子摟平土地,點上菜種,西紅柿、豆角、苦瓜要搭架,職工們不顧天氣炎熱,各盡所能到處找乾枯的樹枝把架子扎進土地,由於大家齊心協力的勞作,職工們在食堂里吃上了各式各樣的新鮮蔬菜。

1971年連里要辦養豬場,職工們都不願意干,父親就自告奮勇報名參加養豬場工作,我們一家就搬到了養豬場,那裡的條件很差,我們住在磚塊上壘木板的床上,吃着定量供給的玉米面,上課離學校遠,上晚自習走夜路十分害怕,為家裡挑水遠,幹啥都不方便,豬產仔時父母就住在豬圈裡幾天幾夜不回家,經過1年的艱苦勞作職工們吃到了農家豬肉,紛紛為父母點讚。

後來父母又管過林帶,種過果園,放過羊,為單位打掃過公廁,父母在59歲那年,連里興起了土地承包工作,父母毅然承包了50畝棉花,當年為團場經濟做出了貢獻。

父親把一生獻給了黨,他干一行愛一行,凡是別人不願意乾的活,他都迎難而上,2016年冬天,父親因病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們很難過,我們姊妹6個紛紛表示,一定要向父親學習熱愛兵團,紮根團場,為黨的事業多做貢獻。[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