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牂柯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牂柯郡(牂,音臧,拼音:zāng,注音:ㄗㄤ),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開西南夷而置。治故且蘭縣(今貴州省貴陽市附近,一說在福泉市一帶)。屬益州刺史部。南齊改為南牂柯郡,梁廢。隋大業中復置牂柯郡。唐置牂州,高宗永徽中再廢。

郡名起源

牂柯(牂,一從牜。柯一作牱、牁,當作柯)之名始見於《管子》:「桓公曰:余乘車之會三,兵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中略),南至吳、越、巴、牂柯...」。此處牂柯為國名。清人莫與儔云:「牂有壯大之意,柯猶大木枝之謂。」牂柯之本義為停泊時繫船用的木樁。《漢書》地理志牂柯郡條下顏師古註:「牂柯,繫船杙也。《華陽國志》雲,楚頃襄王時遣莊蹻伐夜郞,軍至且蘭,椓船於岸而步戰。既滅夜郞,以且蘭有椓船牂柯處,乃改其名為牂柯。杙音弋。」《史記》西南夷列傳索隱引崔浩云:「牂柯,繫船杙也,以為地名[1]。」夜郎國境內又有牂柯江(今貴州濛江,一說都江,另說北盤江)。《史記》西南夷列傳引賈人言:「夜郎者,臨牂柯江。」應劭云:「(牂柯郡,)臨牂柯江也」,認為牂柯郡因牂柯江而得名。

建置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朝廷遣唐蒙招撫夜郎侯,置犍為郡,治鄨縣,開始了對西南夷的經營。元朔年閒,漢朝匈奴爭奪西北邊地,無暇顧及西南。但出於遏制南越的需要,朝廷在南夷夜郎地區保留了兩縣一都尉的建制,「稍令犍為自保就」。元鼎年閒,在北邊和西北的戰事相繼取得勝利,朝廷得以全力解決南越問題。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丞相呂嘉反,武帝發兵五路攻南越[2],其中一路「使馳義侯因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柯江」。但是夜郎以東的部落首領且蘭君擔心遠征南越,會被鄰部南夷乘虛而入,遂起兵叛漢,殺漢使者與犍為太守。於是中郎將郭昌、衛廣率領原本要南下進攻南越的八校尉兵平定了且蘭部落。元鼎六年(前111年),從長沙國和豫章郡出發的兩路漢軍已滅南越。八校尉兵沒有按原計劃南下,而是攻滅了位於夜郎與滇國之間的頭蘭部落,又降服了牂柯江與勞水(一說即今黑水河)之閒的漏臥、句町等部落。夜郎侯請降,武帝封其為夜郎王,賜王印。於是分犍為郡南地置牂柯郡。

沿革

西漢

牂柯置郡之初,以犍為郡鄨縣來屬,又領且蘭、頭蘭、漏臥、句町等南夷地。元封二年(前109年),以滇國置益州郡,「割牂柯、越巂各數縣以配之」。

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益州郡姑繒等縣及牂柯郡之同並、談指等縣三萬餘人反。朝廷遣水衡都尉發蜀郡、犍為郡一萬餘人平叛。五年(前82年),昭帝以句町侯亡波參與平定益州郡叛亂有功,封其為句町王。元鳳五年(前76年),罷象郡,象郡毋斂縣一帶改屬牂柯。

視頻

牂柯郡 相關視頻

3分鐘極簡西漢衰亡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