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版納青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版纳青梅桫椤)
前往: 導覽搜尋

版納青梅(學名:VaticaxishuangbannaensisG. D. Tao et J. H. Zhang)是龍腦香科青梅屬喬木,樹高約20米。小枝被星狀絨毛。葉片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兩面均突起,網脈明顯,葉柄密被灰黃色短絨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裂片鑷合狀排列,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兩面密被星狀毛或鱗片狀毛;花瓣白色,有時為淡黃色或淡紅色,芳香,長圓形或線狀匙形,花絲短,花葯長圓形,子房球形,密被短絨毛,果實球形;5-6月花期,8-9月果期。

保護狀況

保護價值

版納青梅為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對研究熱帶植物區系有學術價值;木材堅硬,材性好,是熱帶優良用材樹種之一[1]

保護措施

在未劃入自然保護區地帶,建議有關部門建立保護點進行保護,積極進行引種試驗。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35-40米,胸徑40-90厘米;樹皮灰白色至灰黑色,具環狀條紋。葉近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9-19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側脈12-14對,兩面突起,全緣,除中脈具星狀毛外其餘無毛,葉柄長1.5-2厘米,密被棕褐色的絨毛。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5-12厘米,密被灰黃色星狀絨毛。花萼裂片,鑷合狀排列,大小略不等,兩面密被銀灰色至灰黃色的星狀毛;花瓣5枚,白色或微紅色,長圓形,長1.5厘米,寬0.5厘米,先端渾圓,外面一半(蕾時裸露部分)被毛,內面無毛;雄蕊15枚,兩輪排列,內輪5枚,外輪10枚,花絲與花葯近等長,花絲基部擴大,花葯頂端鈍;子房近球形,3室,密被灰黃色的星狀絨毛,花柱長約2毫米,略具棱,無毛,柱頭3淺裂,裂片具齒缺。

果實近球形,被星狀絨毛;宿存花萼裂片5枚,2枚增大成長圓形的翅,長3 4厘米,寬1-1.5厘米,兩面被疏星狀柔毛,先端渾圓,具縱脈5條,其餘3枚披針形,長1.5-2厘米,寬5毫米,無毛,具縱脈5條。果實具種子1枚。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區域

產雲南(勐臘縣南沙河、景飄-帶)。生密林中,海拔800-1000米。模式標本采自勐臘南沙河。

生長環境

版納青梅生長在明顯的熱帶季風氣候區[2],全年高溫、多濕、靜風、無霜。一年之中可分為雨委(6-9月),乾涼季(10-2月)和乾熱季(3-5),年平均溫20.6℃,年降水量約1400毫米,年平均相對溫度85%,雨日約200天,霧日約170天。土壤為紫色砂岩發育而成的磚紅壤。常與雞毛松Rodocarpus imbricatus Bl.、滇波羅蜜Artocarpus lakoocha Roxb.、細青皮Altingia excelsa Noronha、假廣子Knema eratica(Hook. fe. et Thoms. )J.Sincl.、橄欖Canarium album Raeusch.等混生。通常為主要優勢樹種。花期5-6月,果期8-9月。

近種區別

此種與V. fleuryana Tard.-Blot相近,但後者葉脈約19對,先端圓形或鈍形;花絲短於花葯,花葯及藥隔頂部具小突尖而易區別。

視頻

青梅的四種處理方法
四川美食,酸爽之青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