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年說牛(曾令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年說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牛年說牛》中國當代作家曾令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牛年說牛

牛為「六畜」之一,是我們祖先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同他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在中國文學與文化中,牛自然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在《鼠年說鼠》中,我們曾說過,在十二生肖中,除虛構的「龍」外,牛是體型最大的動物,但因鼠太機靈、功勞太大,因之在排名時牛隻得屈居第二。

南宋畫家李迪《風雨歸牧圖》中的騎牛牧童

《蜀王本紀》上說,秦惠王將伐蜀國(今四川成都一帶),苦於蜀道難通,就刻了五頭大石牛,將金子放在五牛後面,置五牛於秦嶺之下。蜀人性憨,見之,以為這些牛能大便金子,便報告蜀王;蜀王果真中計,派五個大力士率領千名士卒劈山開道,將五頭牛拖到成都。秦王大喜,遣丞相張儀等沿着「石牛道」殺向蜀國,遂滅蜀以為郡。這就是四川歷史上相當有名「五丁開山」的傳說。後來,四川、成都有「金牛」「五牛」之詞,蓋出於此乎?

《晉書·周訪傳附周光傳》載,當初陶侃地位卑賤時,父親去世,將葬,家裡的一頭牛突然不知去向。他去尋找,遇一老者。老者說:「前面崗子上有一頭牛睡得正香;若得到那塊地葬你父親,你將位極人臣。」又指另一座山說:「這座山也可以,若葬在這山上,可以保證每一代都出州刺史一類大官。」說罷,忽然不見了。陶侃尋到山上,找到牛,就將父親葬在牛睡之地;陶侃後來果然成為中興東晉的大將軍。他的曾孫陶淵明,還攀上了中國五言古詩的最高峰。陶侃將另一座山指予周訪,周訪後來葬其父於此,周訪和子孫三代都成為寧州、益州刺史這樣的大官。這就是堪輿家所說的「牛眠地」的來歷。現在民間有些「陰陽先生」對此也常常津津樂道呢。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岩洞壁畫上的野牛(原牛),約距今13000年。

牛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老實、憨厚的,人們對牛也充滿了一種親切、愛撫之情。一般只有牛老、病無用時,才被迫殺掉。《水滸傳》中經常提及的「殺牛宰馬」,大概只有小說中才有那樣方便。小時候,我曾看過殺牛的全過程。當人們將老牛四蹄拴住放倒在地時,老牛頓時淚如泉湧。那種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後來讀《孟子》,讀到那個齊宣王因祭祀殺牛、牛因害怕而發抖、發出叫聲,遂命以羊代之,我不禁一笑。難怪古人說「君子聞其聲而不忍食其肉」,看來古今的人們對牛的感情都是一致的。

自古以來,牛與中國傳統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的子孫以其祖父之字為氏,演變成牛姓。這是遠古牛圖騰的遺蹟。至於文史古籍中與牛有關的典故,那就更多了。    古埃及的阿匹斯神牛,頭頂雙角間頂着帶給萬物命的太陽

《詩經》有「爾牛來思,其耳濕濕」之句,表達了勞動者對耕牛由衷的喜愛之情。春秋時期,秦國千里奔襲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洛陽附近遇着秦軍,弦高以十二頭牛犒勞秦師,說是鄭國國君派他如此;秦軍以為鄭國早有防備,於是撤退回國。機智的弦高用牛避免了國家的一場滅頂之災,這無疑是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

《呂氏春秋》記載,遠古葛天氏創製的音樂,是三個人各執牛尾,踏着節拍詠唱八闋。這大概是中國古代音樂、舞蹈與詩歌最早的起源了吧。《左傳·哀公六年》說齊景公溺愛他的孩子,「為孺子牛而折其齒。」自己裝作牛趴在地上來逗孩子,把自己的牙齒也磕掉了。這是「孺子牛」的典故。後來魯迅先生將此典用於《自嘲》詩中,遂成千古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充分地表達了對敵人的憎恨和對人民的熱愛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感情。而瀟灑曠達的莊子以庖丁解牛、其刀用了十九年卻像剛磨好一樣,以喻天下萬物都離不開一個「道」字,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道家的哲學觀。《晉紀》說,西晉名臣羊祜之子羊暨作青州刺史時,他家的牛產了犢;後羊暨去職時,因牛犢生在官家所給的房子裡,就把它留下,未帶走它。這種清廉之舉,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唐代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五牛圖》

關於牛的最有名氣的典故,恐怕是「火牛陣」吧。《史記·田單列傳》記載,樂毅為燕將,攻齊,下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死命抵抗。田單臨危受命,趁燕昭王之子燕惠王與樂毅有矛盾之機,縱反間計,昭王使騎劫代樂毅為將。後田單收集即墨城中一千餘頭牛,給它們披上深紅色的絲衣,畫上五彩龍紋,牛角上綁上明晃晃的尖刀,還將灌了油脂的葦草束在牛尾巴上。入夜,點燃葦草,牛群負痛,怒奔燕軍,五千名敢死隊員隨後沖入敵陣,大敗強大的燕軍,收復了失地。這一仗,使瀕臨亡國的齊國起死回生,大長齊人之志氣,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深受司馬遷及後世史學家、軍事家的讚許。

至於文學中以牛為題材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的神話,白居易「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的佳句,《西遊記》中「牛魔王」形象的塑造,……可以說,沒有了「牛」,中國的文學與文化確實將遜色不少。

(註:本文作於1997年,後收入曾令琪《夢遊歷史》一書。)[1]

作者簡介

曾令琪,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