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軛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遊戲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牛軛礁

所屬地區: 海南省三沙市

政府駐地: 永興島

領屬主權: 中國

牛軛礁南沙群島島礁,是九章群礁東北端的一個大礁,位於北緯9度57分10度00分,東經114度43分。與九章群礁西南端的赤瓜礁東西呼應,防止越南侵占更多的地域。

早已控制:1988年3月上旬為陳偉文502編隊控制,即3-14赤瓜礁海戰之前新控制的南沙9礁之一。上級要求"再控礁4至6個"(此前已控永暑礁華陽礁),9個是超額完成任務。 後來,"4至6個"裡面的兩個遠離永暑礁的礁即牛軛礁和安達礁,是列入輕度控制(當時的目標是為了護衛永暑礁觀察站而非控制南沙)。

中國20世紀90年代在牛軛礁建立主權碑

中國駐守:2005年出版的海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王愛國《游弋南沙》記錄了他作為南航部隊官員巡察南沙時的經歷,包括巡察牛軛礁。他的記錄顯示:2004年牛軛礁有中國官兵駐守(如果參考安達礁的情況則似為觀潮站小竹屋),還有中國小漁船輔助式守護牛軛礁。[1]

地理位置

南沙群島的牛軛礁在九章群礁的東北部,是該礁群中最大的礁。

位於北緯9度57分10度00分,東經114度43分。

與九章群礁西南端的赤瓜礁東西呼應,防止越南侵占更多的地域。

風浪環境:它和安達礁一樣,東邊是廣大的海域,沒有島礁阻降海浪,因此它面對的風浪力度比東門礁等地方要大。

戰略意義

牛軛礁的地理特點跟安達礁極為類似。牛軛礁位於九章群礁的最東端,

實際控制後跟群礁西南端的赤瓜礁東西呼應(其間有中國據守的東門礁,越南占據了多個礁),形成一把有力的鐵鉗。此"赤瓜礁-牛軛礁"鐵鉗跟臨近的"南薰礁-安達礁"鐵鉗,互相支持。值得注意的是,雖說大陸早在90年代即在牛軛礁設立主權碑,越南方面仍然覬覦着牛軛礁。

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當初大陸在此兩個島礁上設立主權碑時完全可以直接駐軍守衛,那時還沒有南海宣言的制約。

陳偉文控制

牛軛礁:1988年3月上旬為陳偉文502編隊控制,即3-14赤瓜礁海戰之前新控制的南沙9礁之一。

為護永暑礁

背景介紹:為了護衛永暑礁聯合國海洋觀察站建設的護衛礁(當時的目標不是想多占幾個礁,而是為了穩定永暑礁建設、即防止越南干擾)。--中國當時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安全地完成聯合國交予的任務(大國的面子),不是為了護衛自己的南沙地盤,因為當時還在計劃經濟時代(加之很多領導在革命時代來自中西部的農村),海權意識薄弱,一些退休的(和在任的)海軍領導認為那些礁沒用,說"住不了人,種不了地(還要遠距離養護),給國家添麻煩",當時中國涉及領導南海的高層領導只有劉華清力主控制南沙,但他孤掌難鳴,又不直接領導南海力量,現場電報指揮赤瓜礁海戰的總參和海軍並不聽他的(資料來源:2013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海軍之父--劉華清》專題之《3-14海戰》)。

2月份的考察過程是:

1988年2月1日至7日,東海艦隊派出的929號登陸艦(艦上設施工現場指揮所,同時負責施工人員的生活保障),南海艦隊833號船、南浚613、609號船、南駁42、45號船和登陸艇8535號,以及交通部上海救撈局的浮吊船大力號,半潛駁船重任1號等11艘艦船,滿載施工人員和建站器材物資,陸續抵達永暑礁。--此後,海軍派出作戰艦艇和大型輔助船,對大現礁、華陽礁、東礁、赤瓜礁、南礁(應該是南華礁)、瓊礁、奈羅礁和渚碧礁等11個島礁進行實地考察,同時派出飛機,加強了對南沙海區的巡邏。

1988年2月3日,南海艦隊在湛江港隆重舉行誓師大會,海軍政治委員李耀文,海軍副司令員李景及有關單位的領導到會送行。 2月18日中國選擇性駐守華陽礁。

3月份派陳偉文去指揮502編隊(包括502和503艦),要求"再控制4至6個礁盤",因為要求不高,502編隊和531編隊 超額任務占據的幾個礁,很快被上級要求放棄了。

陳偉文紀事

曾任新華社海軍分社副社長的著名作家陸其明《六十年海軍作品選 第五卷》(中國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108-137頁的報告文學《大海將星──南沙海戰編隊指揮員紀事》,"二、竭力自薦編隊指揮員"介紹:【陳偉文擔任502編隊指揮員。編隊由基地的502號、503號兩艘護衛艦組成。(531編隊包括531號艦和556號艦,他人指揮,也參與南沙護礁,是增援編隊)】【上級曾要求陳偉文:"為了確保永暑礁74號海洋觀測站的建成,你們還必須在附近再控制4至6個礁盤!"】。"五、南薰礁上的衛士"介紹:【(戰前:2月25上南薰礁至3月13日上赤瓜礁)502編隊離開了南薰礁海域,先後去考察和占領了東門礁、渚碧礁、奈羅礁、安達礁、牛軛礁、赤瓜礁、瓊礁和鬼喊礁。至此,共控制了包括南薰礁在內的9個礁,超額完成了"控礁"任務,並將其牢牢地掌握在我官兵手中。"控礁"任務完成以後,陳偉文指揮502編隊就在各"控礁"海域來回地巡邏。】

這裡的控制只駐兵控制:永暑礁和華陽礁是早已駐兵控制的,南薰礁此前插旗搭棚但沒有駐兵("礁上的高腳屋搖晃得很厲害,屋項上的國 旗也隨之搖個不停,503號艦放下汽艇,把一個由5名官兵組成的小分隊送上南薰礁。分隊官兵登礁後,立即加固高腳屋,插牢國 旗,做好反侵略的難備")。

--因此,牛軛礁是陳偉文502編隊在1988年3月上旬即3-14赤瓜礁海戰之前新控制的南沙9礁之一。

列入輕控

上級要求"再控礁4至6個"(此前已控永暑礁和華陽礁),9個是超額完成任務。 後來,"4至6個"裡面的兩個彈性礁、遠離永暑礁的礁,即牛軛礁和安達礁,是列入輕度控制(當時的目標是為了護衛永暑礁觀察站而非控制南沙:"為了確保永暑礁74號海洋觀測站的建成,你們還必須在附近再控 制4至6個礁盤!")。--而奈羅礁、瓊礁和鬼喊礁這三個礁(及531編隊一度控制的大現礁),有的領導認為沒用而放棄(參看2013年中國新聞周刊《劉華清》專題之《3-14海戰》)。

--此後,牛軛礁和安達礁長期在中國的控制(此指人員值守)之下,雖然沒有大力建設。

國際背景

這對於當時的南沙環境不是決定行因素,是次要因素。

--中越十年戰爭時期,法卡山戰役老山戰役等陸地戰鬥打得激烈,但海上擔心駐紮金蘭灣蘇聯艦隊援助越南海軍而小心翼翼(很多人不了解國際背景:因為1978年11月簽訂過針對中國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越南才敢於12月打柬埔寨,下個月則是鄧小平訪問美國,隨之而來的中越自衛反擊戰規劃一個月內收兵也是考慮蘇聯因素即陳雲估計蘇聯歐洲軍隊移到中蘇邊境需要一個月(為了防止蘇聯攻打而把新疆伊犁地區三十多萬民眾事先遷移),1984年4月28日發動收回老山戰役的背景之一是美國里根總統於4月26-5月1日在訪華,因此可以絕對排除蘇聯的干預。當時考慮南沙問題實際上也受蘇聯因素的影響)。

越軍的底氣是金蘭灣有蘇聯海軍基地,事實上,蘇聯對中蘇開戰是忌憚的,擔心引起大量問題(它內部問題也嚴重),特別是1988年戈爾巴喬夫時期力求國際和平以推動改革,赤瓜礁海戰後金蘭灣蘇聯海軍沒來攻打中國海軍,因此打擊了越軍的囂張,但是,中國在南沙還是高度克制的(當然主要因素是認為多占無用而沒動力),因此海戰後越軍占據了多個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