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勞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物化勞動 | |
---|---|
物化勞動,是指凝結在勞動對象中體現為勞動產品的人類勞動。商品價值包括兩方面:生產資料價值轉移而形成的價值和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勞動過程結束後,流動形式的勞動與勞動對象結合成產品 (或半成品),成為物化勞動的形式,即轉化為物,凝結在物之中。
物化勞動通常有兩種含義: (1) 作為勞動過程結果,是指凝結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既包括原已物化在生產資料中的勞動的轉移部分,也包括投入生產過程的活勞動的凝結。正是這一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決定商品價值量。(2) 作為勞動過程的物質條件,是指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有時就是指生產資料,因而又被稱為"死勞動"或"過去勞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物化勞動 [1]
外文名稱 aterialized labor
別稱 對象勞動 過去化勞動。[2]
定義 體現為勞動產品的人類勞動
分類 價值轉移和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
定義
物化勞動又叫對象勞動或過去化勞動。
物化勞動 又稱"對象化勞動"或物化產品。凝結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或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
人們從事物質生產,就是人們應用生產工具等勞動資料進行勞動,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生產出新產品。任何新產品,都是勞動與物相結合的結果。
內容
某種新產品生產出來以後,生產這種產品的勞動,便由流動形式轉化為物質形式,亦即凝結在物中,並同物結合在一起,所以稱為物化勞動。體現物化勞動的新產品,除了一部分當作生活資料供人消費以外,還有另一部分作為生產資料進入新的勞動過程,成為勞動得以繼續進行的物質條件。
所以,物化勞動在某一次勞動過程結束時,它既是這次勞動過程的結果,又可以成為下一次新的勞動過程的物質條件。由此,物化勞動具有兩種涵義:第一,作為某次勞動過程的結果,物化勞動指凝結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如果產品是商品,那麼凝結在其中的物化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
第二,作為新的勞動 過程的物質條件,物化勞動指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亦稱"對象化勞動"、"死勞動"、"過去勞動"。這往往指的就是原料、材料、燃料、生產工具、廠房等生產資料。
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分別是什麼意思
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物質資料生產中所用勞動的一對範疇。
前者指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能動的勞動力,是勞動者加進生產過程的新的、流動狀態的勞動。
後者亦稱死勞動,又稱過去勞動或對象化勞動,指保存在一個產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狀態的勞動,是勞動的靜止形式。
商品價值包括兩方面:生產資料價值轉移而形成的價值和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只承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活勞動才創造價值,而作為社會勞動凝結物的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是物化勞動,只能轉移價值,同時也承認非勞動生產要素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舉例說明]
建築工人把砂石等原料攪拌成砼(tóng 混凝土),這個攪拌過程就是活勞動。制好的混凝土被運往工地打地基,此時,當初的攪拌過程就變成了物化勞動;而打地基的打這個過程則是此時的活勞動。簡單來說:物化勞動就是活勞動凝固在生產物資里了,也就是「物化」。
物化勞動與活化勞動兩者有何區別
物化勞動 又稱「對象化勞動」。凝結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或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人們從事物質生產,就是人們應用生產工具等勞動資料進行勞動,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生產出新產品。任何新產品,都是勞動與物相結合的結果。
某種新產品生產出來以後,生產這種產品的勞動,便由流動形式轉化為物質形式,亦即凝結在物中,並同物結合在一起,所以稱為物化勞動。體物化勞動的新產品,除了一部分當作生活資料供人消費以外,還有另一部分作為生產資料進入新的勞動過程,成為勞動得以繼續進行的物質條件。
所以,物化勞動在某一次勞動過程結束時,它既是這次勞動過程的結果,又可以成為下一次新的勞動過程的物質條件。由此,物化勞動具有兩種涵義:第一,作為某次勞動過程的結果,物化勞動指凝結在產品中的人類勞動。如果產品是商品,那麼凝結在其中的物化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
第二,作為新的勞動過程的物質條件,物化勞動指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亦稱「對象化勞動」、「死勞動」、「過去勞動」。這往往指的就是原料、材料、燃料、生產工具、廠房等生產資料。
活化勞動指以人為勞動對象所產生的勞動成果,換句話說:有了新的人的定義,或者更準確地說「人工勞動」仍可以基本沿用定義:「人類有目的地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獨有活動」。這個勞動定義顯然包含着四個要素:
1、勞動的主體--人類,2、勞動的特點--是人類獨有的活動從而只有人才會勞動,3、勞動的目的--預先給出勞動的觀念對象,決定着勞動進行和發展的方向,是勞動得以進行的決定因素,4、勞動的作用--把目的變成為現實或創造財富的功能和作用。這四個要素缺一則不成其為勞動。
如此定義勞動之後,勞動而獲和不勞而獲就成了一對外延全異的矛盾概念,兩包含於「獲取」或「攝取」概念,或者說二者的對立統一就構成了獲取或攝取概念,二者外延之和就是獲取或攝取概念的外延。而如此定義下的人和勞動,當然也就不可能再會犯互為因果關係的循環定義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