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物量指數外推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物量指數外推法是中國的一個專有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物量指數外推法(簡稱外推法)是在基期價值量的基礎上,利用物量指數推算出按基期價格計算的核算期價值量,即不變價價值量。

物量指數外推法含義和計算

物量指數外推法就是利用相關物量指標的增長速度推算不變價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然後用上年不變價增加值乘以推算出的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得出該行業當期不變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某行業不變價增加值=該行業上年不變價增加值×(1+該行業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

其中,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根據本年相關物量指標(如運輸周轉量、從業人員等)增長速度測算確定。

物量指數外推法的主要內容

物量指數外推法分為雙外推法和單外推法。

雙外推法是在基期價格計算的總產出和中間投入的基礎上,分別採用總產出和中間投入的物量指數推算出核算期不變價總產出和不變價中間投入,然後以不變價總產出減不變價中間投入得到不變價增加值。

單外推法假定總產出與中間投入保持相同的物量變化幅度,一般是利用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增加值和產出物量指數,直接推算出核算期不變價增加值。

不同行業不變價增加值根據可以獲得的基礎資料,選擇適當的核算方法。例如,工業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縮減工業現價增加值得到;建築業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建築安裝工程價格指數縮減建築業現價增加值得到;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縮減其現價增加值得到;教育不變價增加值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教育類價格指數縮減其現價增加值得到;交通運輸行業和郵政業不變價增加值主要利用客貨運周轉量和郵政業務總量等物量指數外推基期增加值得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