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白鏽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牽牛白鏽病
症狀
發病初期,葉面出現淡綠色小斑,後逐漸擴大變為黃褐色,周圍有褪綠的暈圈,無明顯邊緣。後期葉背與葉面病斑相對應處生出隆起的白色皰狀斑,表皮破裂後散出白色粉狀物,即為病原菌的孢囊孢子。嚴重時病斑可連成大斑,葉片變褐枯死。嫩莖、花梗感病後腫脹、扭曲,亦生白色皰狀斑,散出白粉狀物。當病斑圍繞葉柄或嫩莖一周時,則上部組織生長不良,直至萎蔫死亡。
病原
發生規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春溫度回升時,病菌借風雨傳播危害。春、夏、秋三季都可發病,但以8~9月份發生較普遍而嚴重。植株生長弱,花圃排水不良或花盆積水,易誘發該病。種植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春秋兩季特別是秋季,雨後初晴,天氣悶熱,濕度大,病害易流行。種子常帶菌,成為翌年侵染的又一來源。
分布與危害
又名喇叭花白鏽病。上海、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雲南等地都有分布。危害牽牛、半邊蓮、紫羅蘭、雁來紅等多種花卉的葉片、葉柄、花器、萼片、嫩莖,不利於植株正常生長,嚴重影響觀賞效果,是牽牛花的主要病害。[2]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牽牛適應性較強,喜陽光,耐半蔭。喜溫暖濕潤,耐乾旱、瘠薄,但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處生長特好。為短日照植物,在20℃以上的條件下,經短日照處理很快即可分化花芽而開花。開花適宜的溫度為25~30℃。直根性。4月播種於園地、木箱、花盆內均可成苗。生長過程中,在真葉4~5片時摘心可多發枝。要立支架,以利攀繞,生長期內勤澆水,定期追肥。注意排除積水,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提高觀賞性。
(2)生長季節經常檢查,早期發現病葉可摘除深埋,秋後徹底清除園內病殘株及病葉、落葉及其他寄主殘體,集中異地深埋。
(3)化學防治:建議用20%國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濕粉劑(國光黑殺)2000-2500倍,25%國光丙環唑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連用2次,間隔12-15天。 注意:使用唑類藥劑防治鏽病時,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間隔期。不可加量和縮短間隔期使用,以免發生矮化效果。
(4)種子消毒。育苗時用種子重量0.1%~0.2%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等拌種後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