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特技飛行飛行員操縱飛行器有意做出來的超出必要範圍的機動飛行動作。特技飛行是任何飛行員完成訓練的必修課,更是空中格鬥的基本能力。特技飛行也是一項競技運動,或做為表演項目。絕大多數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都可以進行特技飛行,但大多數進行特技飛行的仍然是較輕小的固定翼機和滑翔機,蓋因其他構型的飛行器難以完成飛機可以進行的很多劇烈的基礎動作—比如直升機里就只有韋斯特蘭山貓直升機[1]可以完成全部的固定翼基礎特技動作。

特技飛行的要素是速度、姿態和位置。特技飛行一般都會包括在俯仰軸和滾轉軸上的劇烈動作,以及飛行速度的急劇改變。一套完整的特技飛行動作往往是若干基礎動作的組合。若參與特技飛行的飛行器不止一架,飛行技巧還要考慮複雜情況下的編隊飛行能力。

即使對於民航飛行員來說,特技飛行能力也有助于飛行員在遭遇異常飛行狀況時採取非常措施挽救飛機避免空難,特別是遭遇失速和尾旋,或者在非常惡劣環境的機場內完成起降。而對於有興趣的運動員來說,特技飛行也是很受歡迎的極限運動。在美國,特技飛行比賽是僅次於美國職棒聯賽和納斯卡賽車的觀眾第三多的運動項目。特技飛行也是航展上常見的助興項目。

目錄

概說

特技飛行從飛機剛剛發明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雛形。彼時製造飛機的發明家往往會讓自己的飛機進行一些非常規的機動飛行來考察飛機的性能,或用作招攬客戶的宣傳手段(今日的飛機製造商仍然喜歡使用這個手段)。此外,還有一些早期的飛機運營者會以「空中馬戲團」的名義進行特技飛行表演。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第一次使用飛機進行空中戰爭。彼時航空技術的迅速提高使飛機的機動能力大大提高。在空戰時如何通過一系列機動獲得消滅敵機機會或擺脫敵機的追擊,使特技飛行成為受到關注的顯學。儘管以今日的標準來看當時的飛機動力和機動能力都不怎麼樣,現在的大多數基礎特技飛行動作都是從一次大戰時期誕生的。

戰間期以來,飛機競速一直是航空運動中較為閃亮的一部分,但特技飛行仍然受到歡迎。在美國和歐洲,退役的老式雙翼機常被用來進行商業特技飛行表演。各國的空軍對於民間特技飛行活動也很有興趣,因為這很方便他們儲備未來的空軍人才。尤其是德國空軍—受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他們只能靠民間的飛行表演隊來偷偷進行飛行員訓練了。

今日特技飛行表演一般由專業的飛行表演隊來完成。世界最早的飛行表演隊是1931年成立的法蘭西巡邏兵表演隊[2]。飛行表演隊的表演多強調多機編隊和相對不那麼激烈(但精準)的動作展示高超的特技飛行水平,如V型編隊或菱形編隊。有些時候飛行表演隊也會進行非常刺激的超低空特技飛行,但這很容易導致航展事故。出於追求視覺效果的原因,優秀的飛行表演隊大多使用噴氣機,也因此這些飛行表演隊大多是軍方或者大企業(如紅牛)所屬。至於私人的表演隊多採用活塞式特技機。在一些航空節之類的活動上,也常有落單的私人特技飛行表演者。有時甚至會有特技飛行體驗活動。

特技飛行比賽則是在指定的三維空間內進行特技飛行的賽事。比賽的內容一般包括計時繞樁、規定動作和無限制動作(前者飛機分為4個等級,滑翔機分為2個等級,和後者構成3-5個完整的特技飛行競賽等級)幾種。比賽時飛機必須在被稱為Aerobatic box的規定空間內完成指定或自選飛行動作。之後裁判根據飛行動作的完成效果和完成全部動作的時間來打分決定優勝。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是特技飛行規則的主要制定者,他也運行着世界最多的主要洲際特技飛行大賽。除此之外,美國的IAC、英國的皇家飛行俱樂部(RAeC)和紅牛公司也是主要的競賽規則制定者和地方特技飛行大賽組織者。不同於足球賽車等運動,由於FAI並不能如國際足聯和國際汽聯一樣控制這些協會,因此世界上尚不存在完全統一的特技飛行比賽規則。

相應的,各國對於特技飛行的資質要求也不盡相同。在歐盟,進行特技飛行需要申請特別的許可。在加拿大雖然不需要特殊許可,但需要飛行員具有20小時以上的特技飛行小時數。相比之下,中國則要求進行特技飛行表演的飛行員在12個月內至少有3次特技飛行經驗。在幾次航展事故後,歐盟也要求特技飛行時的高度不可低於1500ft。

無論如何,各國均要求進行公開特技飛行的飛行員接受充分的訓練。

視頻

滑板運動 相關視頻

米格29展示特技飛行,才明白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矢量航空發動機
兩年裡最精彩的飛機特技飛行表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