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特林達德永恆天父聖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特林達德永恆天父聖殿 (葡萄牙語:Basílica do Divino Pai Eterno;英語:Basilica of the Eternal Father) 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簡介

位於巴西戈亞斯州特林達迪。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獻給永恆天父的宗座聖殿。

1943年,當時的戈亞斯總主教 Don Emanuel Gomes de Oliveira為新教堂奠基。

2006年,本篤十六世將該堂升格為宗座聖殿。

宗座聖殿

拉丁語稱作: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後來的教堂建築即源於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邊。

巴西利卡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原意是「王者之廳」的意思,拉丁語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來是大都市裡作為法庭或者大商場的豪華建築。

隨着歷史的變遷,巴西利卡這個詞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基督教沿用了古羅馬巴西利卡的建築布局來建造教堂,尤其羅馬風時代的大多數教堂是以巴西利卡格局設計。今天在天主教會中,有特殊地位的教堂被賦予「宗座聖殿」的頭銜;而在西方世界語言、或受拉丁文字影響的語言中,宗座聖殿即與「巴西利卡」同字,不論其建築風格和結構。

視頻

特林達德永恆天父聖殿 相關視頻

《路德傳》預告片 馬丁與天主教的故事
天主教將臨期歌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