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猶:yóu ㄧㄡˊ。"猶"簡化為"猶"。依據古人書法省筆簡化 。《說文解字》:"猶、玃屬。從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 "。釀酒成熟糟漸少而見酒水時是酋之範式。犬、酋兩範式疊加。獸進退多疑似在醞釀中是猶之範式。

本義:遲疑。如:猶疑。

衍義:引申指"遲疑不決"。如:猶豫

衍義:引申指"尚且"。如:猶且、猶自、困獸猶鬥(喻瀕於失敗的人,雖走投無路還要頑強抵抗)。

衍義:引申指"相似、如同"。如:猶如、過猶不及。

衍義:引申指"仍然,還(hái )"。如:猶然、記憶猶新。

衍義:又用作姓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猶

拼音; yóu

注音; ㄧㄡ

部首; 犭

總筆畫; 7

部外筆畫; 4

四角碼; 43212

五筆; qtdy

鄭碼; qmgr

統一碼; 72B9

倉頡; khiku

筆順; 3531354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猶"。

詳細釋義

猶:yóu ㄧㄡˊ。獸進退多疑似在醞釀中是猶之範式。

或引申指一種多疑獸。如:《史記·呂后紀》:"猶與未決。"(索隱:"猶,猿類也。夘鼻長尾,性多疑。")

猶,玃屬。從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以周切。--『說文(二零五下)』

猶如麂,善登木。--《爾雅》

猶,五尺大犬也。--《釋文》引《尸子》

猶,獸名也。--《顏氏家訓·書證》

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樹,一騰百步,或三百丈,順往倒返,乘空若飛。--《水經注》

犬子〖sonofdog〗

猶,《說文》:"隴西謂犬子為猶。"--《集韻》

如同。好比〖like〗

此猶文軒之與敝輿。--《墨子·公輸》

梁肉之與糠糟

此猶錦繡之與短褐。

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孟子·梁惠王下》

猶魚之有水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又如:猶子(如同兒子);猶父(如同父親);猶龍(道之高深奇妙,如龍之變化不可測);猶言(好比說;等於說);過猶不及

躊躇疑懼〖shilly-shally〗

心猶嶑而狐疑。--《離騷》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老子》

又如:猶預(猶與。猶夷。猶豫);猶猶(遲疑不決)

通"猷"。謀畫〖grandplan〗

克壯其猶。--《詩·小雅·采芑》

猶來無棄。--《詩·魏風·陟岵》

王猶充塞。--《荀子·議兵》

還;仍然〖still;yet〗。多用於書面語

猶不失下曹從事。--《資治通鑑》

猶得備晨炊。--唐·杜甫《石壕吏》

余寒猶厲。--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又如:不說猶可,一說他反而更有意見了;此事他猶不知,何況我呢?;記憶猶新

太〖too〗。如:猶薄;猶厚

猶大

Yóudà

〖traiter;Judas〗耶穌的門徒之一。據基督教《新約·馬太福音》的傳說,曾接受三十塊銀幣出賣自己老師耶穌,後泛指叛徒

猶且

yóuqiě

〖even〗尚且,還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唐·韓愈《師說》

乃猶勤向鄙蒙索其點染。--清 王時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

猶如

yóurú

〖justas;likeasif〗好像

他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猶若

yóuruò

〖still〗還仍然是

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呂氏春秋·察今》

猶尚

yóushàng

〖still;yet〗∶副詞。表示情況不變,可譯為"仍然"、"還是"。

〖even〗∶連詞。常有"況"、"安"與之呼應,表示陪襯,以引起下文,可譯為"尚且","還"

猶太教

Yóutàijiào

〖Judaism〗猶太人的宗教,特點是信仰上帝,並信仰信天父在希伯來經文中明確教導的使命

猶太人

Yóutàirén

〖Jew〗由古猶太人世代相傳或歷年皈依而延綿至今;尤指信奉猶太教的人

猶疑

yóuyi

〖hesitate〗見"猶豫"

猶豫

yóuyù

〖hesitate〗猶移。遲疑不決

猶之

yóuzhī

〖justas〗等於說"猶如",如同;如像

見崖山猶之見分宜也。--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猶自

yóuzì

〖even〗尚,尚自

提起那件事,猶讓人心驚肉跳

猶子

yóuzi

〖nephew〗侄子,又稱"侄女";晚輩自稱

常見詞組

博弈猶賢、不猶、仇猶、大猶、溝猶瞀儒、鬼狐猶、敬姜猶績、迥不猶人、困獸猶鬥、馬猶、謀猶、丕猶、譬猶、且猶、犬猶兒、厹猶、尚猶、蛇入竹筒、博弈猶賢、風韻猶存、過猶不及、記憶猶新、敬姜猶績、迥不猶人、困獸猶鬥、千里猶面、視死猶歸、雖死猶生、雖死之日、萬死猶輕、我見猶憐、學如不及、言猶在耳、猶解倒懸、猶豫不決、玉漏猶滴。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

(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說文》玃屬。從犬,酋聲。《集韻》居山中,聞人聲豫登木,無人乃下。世謂不決曰猶豫。或作糫。《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注》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又《說文》隴西謂犬子為猶。

又《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又《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又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為政之道。

又《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又《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又《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岳,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又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注》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又《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又《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又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又《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又與搖通。《禮·檀弓》詠斯猶,猶斯舞。《注》猶當為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注作搖,音遙。

又《廣韻》《集韻》$居佑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又葉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葉許厚反。(猶)

摺疊說文解字 【卷十】【犬部】猶

玃屬。從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猷。以周切

說文解字注

(猶)玃屬。釋獸曰。猶如麂。善登木。許所說謂此也。曲禮曰。使民決嫌疑。定猶豫。正義雲。說文。猶、玃屬。豫、屬。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按古有以聲不以義者。

如猶豫雙聲。亦作猶與。亦作冘豫。皆遲疑之皃。老子。豫兮如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離騷。心猶豫而狐疑。以猶豫二字皃其狐疑耳。李善注洛神賦乃以猶獸多豫、狐獸多疑對說。王逸注離騷絕不如此。禮記正義則又以猶與豫二獸對說。皆郢書燕說也。如九歌君不行兮夷猶。王逸卽以猶豫解之。要亦是雙聲字。春秋經猶三望、猶朝於廟、猶繹今。

謂可已而不已者曰猶。卽猶豫、夷猶之意也。釋詁曰。猷、謀也。釋言曰。猷、圖也。召南傳曰。猶、若也。說文。圖者、畫也。計難也。謀者、慮難也。圖謀必酷肖其事而後有濟。故圖也、謀也、若也為一義。周禮。以猶鬼神示之居。猶者、圖畫也。是則皆從遲疑鄭重之意引伸之。魏風毛傳。猷、可也。可之義與庶幾相近。庶幾與今語猶者相近也。釋詁又曰。猷、道也。以與由音同。秩秩大猷、漢書作大繇可證。釋詁又雲。猷、巳也。謂巳然之䛐。亦卽猶三望之類也。從犬。酋聲。以周切。三部。今字分猷謀字犬在右。語助字犬在左。經典絕無此例。一曰隴西謂犬子為猶。此別一義。益證從犬之意。

摺疊方言集匯 ◎ 粵語:jau4

◎ 贛語:yiu2

◎ 英語:just as like still

Resemble,as if.

Still.

The [ hesitant] hesitates not definitely.

The [ hesitate] hesitates.

Still,return.

just as

like

still

音韻參考

【上古音】幽部喻四母,jiu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去聲二十六宥

【粵 語】jau4

【 閩南語】ia2,iau2,iu5,a2

0f9u8z8h8i[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