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猶他盜龍屬(屬名:Utahraptor)又名猶他龍,意為「猶他州的盜賊」,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是馳龍科最大型的物種。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晚巴列姆階,約1億2600萬年前。目前只有一個有效種,即奧斯特羅姆氏猶他盜龍(U. ostrommaysi)[1]

目錄

形體特徵

猶他盜龍的正模標本包含:頭顱骨碎片、脛骨、趾爪、以及數節尾椎。根據這些化石,可知猶他盜龍的體型約是恐爪龍的兩倍。如同其他的馳龍科恐龍,猶他盜龍的第二腳趾擁有大型、彎曲的趾爪;其中一個趾爪長達22公分,生前可能有24公分。

根據已知最大型的標本,猶他盜龍的身長可達約6.5到7米,重量約為500到700公斤,體型接近一頭灰熊楊百翰大學的某些標本,身長可能達約11米。但這些化石還沒有經過詳細研究,經過詳細研究後可能會產生不同數值。

在2001年,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發表一份獸腳類恐龍的壓力性骨折研究。他們研究在2個猶他盜龍的腳掌骨骼,沒有發現壓力性骨折的跡象。

分類

猶他盜龍被認為與體型較小的馳龍、以及生存於蒙古的巨大阿基里斯龍有接近親緣關係

目前還沒有發現猶他盜龍有羽毛的直接、間接證據,但根據種系發生學,顯示馳龍科可能都具有羽毛。如果某演化支的原始物種具有某些特徵,其後代可能也具有相同特徵。小盜龍是已知最古老的馳龍類恐龍之一[2],在演化關係上比猶他盜龍還原始。由於原始的小盜龍具有羽毛,後期、更衍化的馳龍類可能也具有羽毛。研究人員認為,馳龍科不太可能分批、多次演化出羽毛。另一種可能是,後期、更衍化的馳龍類在演化過程中,逐漸失去羽毛。在找到其他證據以前,目前還無法確定猶他盜龍具有羽毛、或缺乏羽毛。

大眾文化

猶他盜龍也出現在BBC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以及其衍生的舞台劇版本(Walking with Dinosaurs: The Live Experience)。該節目簡述猶他盜龍的數項身體特徵,例如可以轉向內側的手掌;並錯誤提到猶他盜龍生存於歐洲,實際上它們生存於北美洲西部。探索頻道在2011年的《恐龍革命》(Dinosaur Revolution),對猶他盜龍有較精確的簡述。

羅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所著的小說《Raptor Red》是關於一小群猶他盜龍的故事。而Paul Zindel的小說《Raptor》也出現了猶他盜龍,但擁有虛構的特徵,包括趾爪上的有毒分泌物,用來解釋長達6500萬年演化的副作用。

Ryan North從2003年起連載的網絡數格漫畫《Dinosaur Comics》里,猶他盜龍是一個主要角色,扮演質疑與提問的角色。漫畫在提問與回答間傳授許多恐龍的相關知識

視頻

猶他盜龍 相關視頻

恐龍革命 ,猶他盜龍 集體捕獵
恐龍之戰,巨型迅猛龍猶他盜龍,捕獵武器是20公分長的利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