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狄,di,從犬從火。通翟。

1、古代北方部族。2、秦漢以後,中國對北方異族的統稱。3、古代最下級的官吏。4、有力的麋鹿。5、古同"翟",樂舞所用的雉羽。6、姓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狄

北方部族; 春秋時赤狄白狄長狄通稱北狄

姓氏; 狄姓

詳細釋義

(1)(形聲。從犬,亦聲。本義:我國古代北部的一個民族)

(2)同本義[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North China]中國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長狄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又指秦漢以後,狄或北狄曾是中國對北方各民族的泛稱

戎狄懷之。--《國語·晉語》

夷狄益甚。--《史記·貨殖列傳》

(3)中國古代的低級職員[inferior clerk]。如:狄人(古代掌樂的下級官吏)

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周禮·天官下·內司服》

鐘磬竽瑟必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禮記·樂記》

典故

北方部族

先秦時期北方部族﹐又用以泛指北方民族。狄字或作"翟"。狄人部落眾多﹐春秋時以赤狄﹑白狄﹑長狄最著,通稱北狄。赤狄﹐即殷及西周之鬼方,甲骨卜辭與金文皆有記載﹐為西北大國﹐略當今陝西﹑甘肅﹑寧夏及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周易》記載:"(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末其勢仍盛﹐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至周成王時﹐命盂率兵伐鬼方﹐"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可見其人徒之眾。春秋之初﹐赤狄東山秦﹑晉之北而入於晉﹐並據太行而建群國﹐其勢力大盛﹐又東向滅掉邢國(都今河北邢台)﹑衛國(都今河南淇縣)。雖值齊桓公霸業盛時﹐邢﹑衛二國重建﹐但仍無力恢復其故土。是後狄人西擾周﹑晉﹐並與王子帶勾結﹐將周襄王逐出王都。

晉文公出兵勤王﹐大敗狄師﹐殺叔帶。狄乃東渡黃河﹐進入河南山東﹐侵擾宋﹑衛﹑齊﹑魯。後狄人發生分裂﹐力量削弱﹐晉遂攻滅潞子﹑甲氏﹑留吁﹑鐸辰等國﹐赤狄大衰。白狄原居雍州﹐在晉國西﹐後亦漸徙晉東﹐更東至魯西﹐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鮮虞三國最大。肥﹑鼓後為晉所滅﹐春秋末鮮虞改稱中山﹐戰國時成為與燕﹑趙﹑韓﹑魏同時稱王的千乘之國。春秋中葉活動在今山東﹑河南﹑河北間的長狄﹐又名鄋瞞﹐以其服屬於赤狄而蒙狄稱﹐因其族人體形高大故名長狄﹐其各部分別滅於晉﹑齊﹑宋﹑魯﹑衛。

姓氏

源流一

源於有娀氏,出自商王朝始祖契(閼伯)之母狄,屬於以先祖母名字為氏。《史記·殷本紀》中記載:"殷契母曰狄。"狄,亦稱娀,是傳說中商王朝始祖契(火神閼伯)之母,一作娀簡、簡狄、女修、簡易、簡逷,是顓頊之裔有娀氏(山西永濟)之女。史書記載,有一次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字的古寫。

在契的時代,還是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其後裔子孫中,很早即有以先祖母之名字為部族稱謂者,稱狄氏族,後以為姓氏,稱狄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遠早於周王朝時期形成的狄氏。該支狄氏正確讀音作dí(ㄉㄧˊ)。

源流三

源於姜姓,出自西周成王封炎帝後裔參盧氏在狄城,屬於以國名為氏。周朝時期有一參盧氏族,為炎帝後裔,他們的始祖叫做姜孝伯,亦稱姜考伯,是周成王姬誦的舅舅。姜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後裔,因原在參盧(今山東高青)居住,所以又叫做參盧氏。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封姜孝伯於狄城(今山東博興高苑鎮,一說在今河北正定),他在那裡建立了狄國,其後裔子孫以及國民中多有因稱狄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狄氏正宗。

該支狄氏正確讀音作zhái(ㄓㄞˊ),今讀作dí(ㄉㄧˊ)亦可。狄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孝伯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狄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狄,是兩周時期官吏中下士的稱謂,而狄者,則是專指地位比較低下的"樂吏",也就是演奏宮廷音樂官員中的"配角",職責包括服侍地位崇高的樂師、修理樂器等。在典籍《禮·祭統》中記載:"狄者,樂吏之賤者也。"

在狄者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狄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狄氏正確讀音作dí(ㄉㄧˊ)。

源流五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工匠狄虒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狄虒彌,原名姬狄,是春秋時期魯國的著名將領,大勇士,當時在魯國軍隊主帥孟孫蔑屬下為將,與孔子之父叔梁紇、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稱為"魯國三虎將"。魯襄公十年農曆4月初,晉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魯襄公、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王壽夢於柤,商討聯盟伐楚等軍政大事。晉國大將荀偃、士匄以逼陽國親楚國為由,堅決請求先予攻占,然後將其贈給宋國大夫向戎作封邑,以期打開聯軍伐楚的通道。

於魯襄公十年農曆4月9日兵臨城下實施了包圍。遭此一劫,魯軍惱羞成怒。狄虒彌大怒之下將戰車上的一隻車輪卸下來,蒙上甲皮作盾牌。他左手執盾,右手握戟,獨自上陣挑戰,人贊"有力如虎",逼陽國守軍無人敢應戰。如此"蘇而復上者三",不屈不撓。守軍厭倦了,秦堇父才退下陣來,將三截斷布做成旌帶在軍中巡展三日,以示其勇。逼陽城中,雖將士人人奮勇,但終因寡不敵眾,於魯襄公十年農曆5月8日城破國亡。

在這次戰役中,魯國大將狄虒彌、叔梁紇、秦堇父三人之勇為眾諸侯國將士所目睹,各國因此皆不敢小覷魯國,位於青州的莒國君主黎比公還因此而放棄了進攻魯國的計劃。

歷史名人

狄黑:名黑,字皙,或作皙子、子皙(《孔子家語》為字皙之)。春秋末年衛國人,孔子的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狄仁傑: 字懷英。唐朝太原人。為武則天時名相。力勸武則天力唐嗣。以舉賢為意,凡舉之臣,皆為唐朝中興之臣。

狄青: 字漢臣。宋朝人。善騎射。為延州指使,勇而善謀,經略尹株,范仲淹待之甚厚。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折節讀書,精通兵法。以功升樞密副使。平生前後25戰,以皇佑四年(1052)上元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當代名人

狄鵬: 公路名師,山東嘉祥人,筆名家小狄

狄文: 娛樂明星

狄洪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研究所 所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技術科學系教授[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